別失八里,隋時可汗浮圖城,舊唐名北庭,後又名北廷,乃北庭大都護府治所。
今日之別失八里,自不復盛唐氣象,甚至連察合臺重鎮也算不上了。
衛央黃昏入此城,滿目是軍卒,押運著大車騾馬逶迤往西而去。
城中有長者,見衛央呆呆站在路邊,又見他一身漢裝,忙一手拽之,走到一邊才以不甚清楚的漢話責之,道:“少年郎,何敢如此的大膽?王汗的車隊你也敢攔?”
衛央叉手道:“老丈有禮了。”
長者道:“是我漢家少年,你自何處來?”
衛央道:“自tf來。”
長者頓時神色不快,冷淡道:“哦,原是馬黑麻的人。”
衛央輕笑道:“我與他可是生死之敵!”
長者神色一喜,但又不相信,警惕道:“何以證明?”
衛央道:“有馬黑麻一臂,有其麾下百人之首,有其丈人火兒者性命,如此可證否?”
長者大吃一驚,當即拽衛央穿街走巷,實際上不過是黃泥屋百千座罷。
一時到一處荒涼偏僻院落,視之,毫無中原氣象。
但在窗臺上,有黃泥版一副,門檻上且有兒童兩三,均不過總角之年齡的。
長者掩上大門驚喜道:“莫不是哈密衛小郎乎?”
衛央失笑道:“我的名聲竟傳到此處了麼?”
“那是,”長者驚喜道,“真是衛小郎?漢家天子可好?今是何年矣?”
這就讓衛央吃驚了。
他見多了城頭漢兒說胡語,見慣了漢家少年拜賊酋,可從未見過這樣的白髮老者,見了漢家少年竟扯著問漢天子如何者。
這委實可敬。
衛央並不十分放心,將長劍懸在左邊,又捏著袖口,待準備妥當,才整頓衣衫,理起鬢角,將已垂肩長髮扎個髮髻,後退三步,以揖禮長長拜見,口稱:“勞長者動問,如今中原乃成治天子當朝,歲曰成治三十五年,依舊用太宗永樂皇帝年曆。”
這可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衛央原本不知道,在哈密一年,他才瞭解到“年曆”這個東西有多麼要緊。這是天朝規矩行之四海的重要依據,更是中華文明輻射範圍的有力證明。
若中原王朝強大,四海皆行天朝法。
這年曆自也是天朝年曆,若有不遵照天朝年曆者,以太宗永樂皇帝時規矩,那是要發兵蕩平一國,男子充奴隸,女子沒教坊司的大事情。
老者掐指一算驀然垂淚道:“老漢是太宗皇帝永樂二十二年秋,被韃子擄掠出國,時年方五六歲。不意至今已將近八十載,”而後振奮道,“天朝可是要收復北廷?”
衛央心中憐憫,但也敬佩其人心意,八十載不忘祖宗,還是在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