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熱起來的午後,衛央自後院不到兩分地出來。
那一袋洋芋算是種下了,大約一季度便可收穫。
他挑選的種子品相不錯,加上頗專業的種植手法,夏末收穫應當會有不錯的成績。
“只是少了透氣的薄膜,加上適當的肥料,產量不可能太高,”衛央在琢磨,“我記得,柳枝柳葉都可漚肥,加入天然肥,提高產量也是可以的,這倒要又請人收一些‘夜來香’。此外,滿大街到處都是柳樹,收這些難度倒不大,只是怎樣漚肥的?”
他早忘了小時候的農家生活中的小技能,但化學多少還是記著一些的。
那就繼續列化學反應方程式。
覃大嬸的丈夫挑著一擔水過來,他今日是來幫忙的,這是個上好的泥瓦匠。
他見衛央在田地周圍轉悠,笑道:“小郎可是嫌土地太少?”
怎麼?
“若有錢,城外多的是土地,只是不如東邊的土地肥沃,此外,還有官田可租賃。”那人好心道,“只是戰亂頻頻,城外怕是不安全,但若要在城內種這物件兒,那可就沒有許多土地了。”
但到底還是有,在何處?
“忠順王府有城內田產,”那人神神秘秘道,“不過,我聽說哈密要擴大外城,這郭城建立起來了,土地便多了,但凡你有錢,打聽些訊息,提前勾買幾畝土地應當不很難。”
這就是置業?
衛央用馬勺舀半瓢水,在地裡少許灑一些,想著這幾日來讀書練武當中已有一些工夫,遂問要打聽這些訊息該去找哪裡。
那人道:“不在本坊置業,坊主是管不了的,得去衛所問——最好能去王府打聽。”
這就想當然了,王府哪裡是那麼好去的。
先種好這二分地。
衛央遂問道:“我想找個地方漚肥,本坊有便宜之處嗎?”
有,很多。
鄰家有許多人家,將家業寄託給官府出售,買下來,誰家院子大,自然多的是空地。
“價格卻不低。”那人又說道。
衛央再不問,種好了洋芋,將剩下的,他找人挖了一處地窖,大部分存在裡頭,剩下少部分全部放在廚房,自去找鐵匠鋪打工具。
不半日,衛央拿著個生鐵桶回來,大約有半尺高,直徑不過三寸,上頭有數個掛鉤,下面一面上扎著幾十個小孔。
找一塊木板,將鐵桶鑲嵌好,上頭設定一個前端帶鉤子的槓桿。
此物叫餄烙床子,後世西北地區農家常有的廚具。
此外,衛央還將一塊鐵皮上用鋼釘打出幾十個窟窿,用一塊小木板裝起來,便是一個土豆擦子。
將洋芋擦條兒,磨成粉加些許麵粉,在鍋裡稍稍煮一下,放著陰乾後,又敲打成粉末,再加入適量麵粉,用冷水調面,放入餄烙床子裡擠壓,便製作成了粉條子。
“今日聚個餐,嚐嚐加入粉條子的羊肉泡饃。”傍晚的時候,衛央留下三個婦人,又叫她們各自叫自家的人過來,嘗試下對他口味的羊肉泡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