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之話讓齊文帝笑容微凝,他沉默了片刻,語氣淡淡的說道:“寧愛卿可知寧裘在京城公然行兇,是何罪名?”
寧遠沉聲應道:“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寧裘乃本侯長子,即使有罪也是本侯教養不善之過,請皇上允本侯代子受過。”
齊文帝心中不悅至極,面上卻是不顯。
寧遠好大的膽子,竟然以自身要挾,實在可惱。
只不過,齊文帝清楚前幾日,寧遠不慎用茶杯砸瞎了侯府小世子的右眼,如今他只剩下寧裘這一個可用的兒子。
若是執意扣住寧裘,寧遠難免會心生不滿,如今渤海兵權還未收回,實在不應再讓邊城有所動蕩。
寧遠手中的兵權,想要收回並非朝夕之事,若寧遠為寧裘之事生出異心,實在難以估量後果。
不論怎麼看,現在都不是動寧遠的好時機,如今的形勢,寧遠還有他的用處。
至於寧裘,只不過是個小卒,就算放了也並無大礙。
這樣想著,齊文帝便有了決定,“寧侯言重了,寧裘跟隨你駐守邊城多年,想來也有些功勞,既然寧愛卿執意如此,朕便赦免他一次。”
說到這裡,齊文帝話鋒一轉,“寧裘無故傷人,差點鬧出人命,如今只是稍作了些許懲罰,你將他領回之後,還需好生看管才是。”
“皇上說的是,本侯定當牢記在心!”
寧遠沉默了片刻,再度出聲說道:“寧裘常年留在邊城,鮮少回京,說到底,此次都是他對不住李公公,請皇上允許本侯代寧裘向李公公賠罪。”
李康年聽到這話,立即走到廳中跪下,“皇上,老奴實在承受不起啊!”
寧遠瞥了李康年一眼,神色倨傲,還微不可查的輕哼了一聲。
李康年離得近,自然聽到了他不屑輕哼,李康年神情未改,心中卻是忍不住腹議良多。
這寧遠實在好生厚顏,如今京城誰不知道侯夫人攜私生子出逃,他居然還有臉當著眾人的面,為自己的外室子求情!
在座的並不是李康年一人有此想法。
此刻殿中之人,幾乎個個看寧遠的眼神都有些怪異,只不過因為寧遠的身份,不敢過於明顯。
想必今日過後,他們私下的談資離不開寧遠了。
齊文帝皺著眉頭,似乎有些不悅,他大手一揮,道:“罷了,此事莫要再提,都起來吧!”
“皇上 ̄”寧遠再度出聲。
“寧愛卿還有何事?”齊文帝暗自深吸了一口氣。
寧遠立即回道:“此次本侯倉促回京,只為祭奠亡母,如今祭拜過後,心願已了,不免牽掛邊城安危,請皇上恩準本侯早日回到邊城。”
寧遠睜眼說瞎話的本事倒是不差,他回京直到今日,從未給夏氏上過一炷香,如今竟然說是特地為祭拜夏氏而回,當真是可笑至極。
只不過,他想早些回到邊關,齊文帝倒是不想阻止。
今年寧遠之所以能回京,全因去年齊文帝應承過他,這次寧遠去到邊城,再想回京就不知會是何時了。
齊文帝想著,寧遠早些走也好,起碼眼不見心不煩。
“寧愛卿一心記掛邊城,赤誠之心堪稱眾將表率,既然如此,朕就允了。”
說到此處,齊文帝想到了什麼,臉上又浮現出笑意,他看著寧遠問道:“不知雷大將軍如今可還安好?”
昔日寧老侯爺培育的將領之中,趙峰和何勇只能算是較為出彩,而最為強悍的還另有其人,且不止一人。
除卻寧老侯爺的女婿賀良,另外還有三人。
賀良早年自願投奔渤海,其中還有兩人則被齊文帝調離邊城,駐守大齊其餘的防線。而留在邊城的,則是最為勇猛的一位大將軍,也就是齊文帝此時問起的雷大將軍。
雷大將軍在邊城的地位,僅次與寧遠,因為寧遠的身份,對寧遠頗為忠心。
雷大將軍一心守著邊城,是以多年未曾回京,齊文帝此時想起他,便問出了方才之話。
聽到齊文帝的問話,寧遠神情不明,他語氣尋常的回道:“雷大將軍一如既往,剛毅正直,受邊城百姓愛戴!”
齊文帝聽言,沒有再多問,便讓寧遠回去坐了。
而寧薇和齊玄宸聽到寧遠之話時,卻是默契的對視了一眼,神情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