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清,本王稱你一聲皇兄,是念在你那賤人娘親的養育之恩,你不要執迷不悟了,當今聖上弒兄不仁,爾等還要助紂為虐到何時”穆未恨得牙癢癢的,他平生最恨別人質疑他的出身,憑什麼,他也是皇子龍孫,為什麼就什麼都得不到。
“本王早有耳聞,那個養你的宮女是你的生身母親,可憐她到死也沒有讓你知道真相,卻不想弄巧成拙,自己的兒子誤以為身份尊貴,竟然生了如此大逆不道的心思,至於德王和禮王兩位皇兄,大逆不道,其罪理應當誅,只是沒想到聖上仁慈放你們一條生路,可惜i你們不念聖恩,竟然受人蠱惑,再次揭竿而反”木清神色哀憫的看著穆未和他身後的一幹將士。
“休得胡言,待本王殺進皇城,看你還有什麼好說,眾將士,聽令”新一輪的攻城又開始了,而木清隨之也離開了城樓。
四月四日,太陽漸漸西沉。
下鄴郡的百姓都在家裡點燃了一盞燈,然後在官兵的組織下,有序的離開了家園,下命令的雖然那位是當今的安王爺,只是,如果城破了,他們的家園還能指望收複嗎,不過他們這些小百姓也只能這樣了。
好在朝廷還在意他們的生死,雖然說換個皇帝對他們來說影響並不大,可是有個關心百姓安危的皇帝總是好的,更何況當今聖上仁善,賦稅減了那麼多,又免了徭役,私心裡,他們也是希望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可以坐穩的。
申時,木清在敵軍的叫囂下忍不住開門應戰,兩軍剛一對上,穆未就使詐,號令全軍傾xue而出,他倒要看看,這下鄴郡守將到底是眼睜睜的看著安王戰死,還是開門迎敵,
而一直被他追趕著,在城門開啟後就只顧追上所謂逃軍的木清,心裡總算鬆了一口氣,果然如他所料,穆未求勝心切,計成了。
酉時,禦林軍依計埋伏在渭水河北岸的樹林裡,天色漸暗,不遠處喊殺聲震天,他們按捺住恨不能馬上殺敵的沖動,注視著下鄴郡的將士們一路潰敗,在大半人都渡過木橋後,下鄴郡守周靖看著還在對岸的安王,狠了狠心,火燒橋梁。
而被阻在後面的安王,情急之下帶著還未渡河的幾百個騎兵急轉馬頭,強行渡河,淺淺的渭河水堪堪淹沒馬腿,絲毫沒有影響戰士的前行。
穆未策馬在前,看著逃入河中的安王,還有著火的木橋,他一聲令下,奮起直追。
他心裡隱隱興奮起來,如果一鼓作氣把這安王追至上鄴郡城下,那麼,城門是否也會開啟呢,那麼他就可以順勢直搗黃龍了,於是在主將的帶領下,叛軍們英勇無畏的踏馬入河,後面的步兵也放下重錙銖,盔甲前赴後繼的渡河。
處在異常興奮狀態中的穆未,忽略了靠岸時好像變深的水,等到馬兒終於疲憊不堪的上岸時,他盯著近在眼前的安王,眼中殺意盡現。
而當他們眼看著就要追上安王等人時,在三成人上剛岸,七成人還在水裡時,突然前方的木清停住馬,自懷中掏出一個號角,隨著號角聲起,頃刻間周圍的林子裡湧現大批兵馬。
以兩萬養精蓄稅的將士對一萬艱難渡河的敵軍,禦林軍勝。
而後面前來救援的敵軍接連渡河,迎接他們的卻是屢遭埋伏,以至於剩下的少數人已經自河中轉身逃命,這時候,逃生的本能驅使著他們,沒有人去在意主帥的生死。
而深處亂軍中的木清,心裡埋怨禦林軍沒讓出個道來讓他撤離這裡,於是沒有任何技巧的,憑著身體本能騎馬在亂軍中尋找出路他,沒有注意到身後,穆未被不顧兵士生死,甚至不再發號施令,一心只想取他性命緊緊追在後面。
木清正艱難的在亂軍中穿行,後面有人喚他的名字“穆清”
他應聲回頭,是穆未的臉。
“噗”是長刀入體的聲音,木清低下頭,劇痛下,他抬起手還沒捂住自己胸前的傷口,就到了下去。
“王爺”抽身看到這一幕的嚴峰,頓時目眥俱裂。
滿腔怒火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自戰馬上躍起,揮劍刺向狀若瘋狂的穆未,傷了王爺的人,都該死。
作者有話要說: 同學們久等了~
今天會有三更,一更先行,二更正在路上~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