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請問能請教您一些問題嗎?”
第二天的魔法史課後,康納留住了想要穿過黑板離開的賓斯教授。
賓斯教授頓住,他轉過那灰色的半透明身軀,他轉動無神的雙眼看了看康納,用乾巴巴的語氣說道:“噢,康納啊,有什麼事嗎?”
“教授,我想請教您一些關於教會的問題,不知道方不方便。”康納說明來意,書上找到的資訊太少,他選擇直接問親歷過的人。
賓斯教授從霍格沃茲建校之出便是魔法史的教授了,他便是一本移動的歷史書。
“當然可以,雖然這是高年級才會教授的內容,那麼你想問什麼問題呢?”賓斯教授沒有拒絕康納的提問,依然用他那冷漠氣喘的聲音回答。
“是這樣的,我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羅馬教會的兩次分裂呢?”
賓斯教授沉默,許久,他才說道:“這個問題超出了我能回答的範疇了,我只是歷史的記錄者,我準確的知道在哪年哪月哪日教會分裂了,但我並不清楚背後真正的原因…”
“或者說,每個看過這段歷史的人都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真相如何,非親歷者如何知曉…”
賓斯教授搖著頭說:“我只能告訴你,如今普世認為,教廷的第一次分裂是因為其內部的矛盾,第二次的分裂則是因為巫師與麻瓜的矛盾…”
“如果你非要去尋找一個真相,那我推薦你去圖書館查一查《格蘭芬多傳記》、《女巫獵殺年代》和《國際保密法的簽訂》…雖然都是一些片面之詞,但我想這對你會有所幫助。”
賓斯教授說完,不等康納再發問便直接穿過黑板跑掉了,康納連句謝謝都來不及說。
賓斯教授說起話來雖然乾巴巴的,但條理很清晰,沒有上課時那種照本宣科的糊塗感。
顯然,賓斯教授並不想正面回答康納的問題,不過既然他給了線索,康納也有了一個方向,康納告別羅傑向著圖書館走去。
……
《格蘭芬多傳記》看著像是一本騎士小說,書裡說了格蘭芬多一生輝煌的戰績,鑄寶劍、殺惡龍什麼的,就是一本劣質的爽文。
看完康納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資訊,書中倒是花了不少篇幅描寫格蘭芬多抗擊強大邪惡的教會的故事。
但是…康納實在是看不出這和教會分裂有什麼關係。
教會又不是格蘭芬多打裂的,東西教會分裂的時候是公園1054年,而公元1050年格蘭芬多已經去世了。
額,難道賓斯教授是在暗示康納格蘭芬多便是教廷分裂的幕後黑手?
哈,也不是沒有可能哦……
《女巫獵殺年代》則像一本紀實向的諷刺小說,它講述了15世紀至18世紀麻瓜世界基督教會掀起的獵巫運動,詳細描寫了那些麻瓜女子是如何慘死在愚蠢的麻瓜手中。
書中充滿了對麻瓜的嘲笑和惡意,書裡寫著這場浩浩蕩蕩的獵巫運動獵殺了近十萬的“女巫”,而整個歐洲的巫師加起來可能都沒有十萬。
顯然這書的作者認為沒有真正的女巫會死在麻瓜手中,他們殺死的都是些可憐的普通女人。
看完這個,康納若有所思,基督新教的分裂是在公元1529年,正好是獵巫運動中間的時間點,這顯然不是什麼巧合。
那麼在此之前,下達獵巫命令的便是天主教了,而天主教又是巫師勢力,所以賓斯教授這是在暗示我,天主教想要消滅異端“女巫”,然後被團結起來的巫師搞得分裂了?
額,也不是沒有可能哦……
至於《國際保密法的簽訂》就怪了,說的是1689年,巫師簽訂了國際保密法,進而轉入隱蔽的事情。
這書可是一點都沒有提及教會啊。
等等,難道這是賓斯教授在暗示自己,受挫的教會終於與巫師言和,同意退出歷史舞臺?
吶,也不是沒有可能哦…
可能個鬼哦?(ノ=Д=)ノ┻━┻
看完三本書的康納非但沒有明白,反而更加疑惑了,這賓斯教授純粹噁心人啊,這是?
啥都不說,就讓自己猜嗎?好吧,康納也覺得自己猜的很是有理有據…
雖然康納沒有得出什麼有用的結論,但也算是理解為什麼巫師這麼不待見教會了,因為這教廷就是個二五仔,搞屎棍啊。
大家都是超凡者,結果就你們天天想著砍自己人?
其實康納本來是想透過教會的資料,評估一下教會對自己的威脅程度的,
如今看來教會的勢力並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如果康納的猜想是真,那麼教會在巫師界應該便是過街老鼠一般的存在,而不是什麼規則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