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是和平時代民眾共同的心裡變化,但陳旭還是覺得有必要樹立當兵打仗為國爭光的正確理念,特別是青少年。
因此陳旭決定借用這次閱兵活動,向大秦民眾展示一種完全不同的將士形象,而這些準備很早就已經開始了。
越是臨近元旦,陳旭也就越忙,最近幾天更是忙得腳不沾地整日不能回家。
拱衛咸陽的涇陽大營之中,陳旭每天都準時到達軍營,觀看兩千海軍陸戰隊、兩千中尉禁軍、兩千京師守備營、一千精銳馬卒、一千大秦海師兵卒、一千配備廂式馬車的後勤補給部隊、一千戰旗方隊等參加閱兵式的兵卒訓練。
這些將卒全部都配發了不同顏色和款式的嶄新制式軍服,和後世各兵種的軍服有七八分相似,完全摒棄了長衣短靴布甲這些行動和穿脫都不方便的服飾結構。
閱兵的事雖然始皇帝已經同意,但也認為陳旭組織的這場閱兵更多是傾向於新年元旦的慶祝和表演活動,與常規的將士訓練並沒有太多的差別,唯獨能夠期待的是,可以看到一場和當初在琅琊海師學院看到的分列式訓練差不多,讓觀賞者能夠眼睛一亮感受到威武嚴整令行禁止的表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在朝廷準備各種慶祝活動的同時,民間的情緒也早早調動起來,為了配合這場堪稱普天同慶的盛大節日,除開要準備盛大的焰火表演之外,陳旭透過各種渠道號召各商會、民間團體、五大學院、報館等各自組織一個隊伍參加這次閱兵式之後的民眾遊行。
陳旭的號召自然得到了熱烈的響應。
咸陽的曲園聯合商會組織了一個超過兩百輛花車的龐大巡遊隊伍,五大學院也各自組織了自己的巡遊方隊,報館組織了一個兩百輛腳踏車參加的特殊方隊,林林總總,反饋到陳旭面前至少有七八個群眾方隊,已經足夠熱鬧。
而自從出使西方回來之後一直致力於推廣嗩吶和手鼓樂器的西博侯李順也自告奮勇打算組織了一支嗩吶和鑼鼓隊,要為這場史無前例的盛大閱兵活動進行配樂表演,在得到陳旭的同意之後,李順便興奮張羅了一支上百人的樂師隊伍,整天在咸陽城內一棟被查封的卿侯府宅之中進行排練,甚至還邀請師宣和伯道成等一些名滿天下的大樂師前去指導。
師宣和伯道成雖然感覺李順有些小題大作,但鑑於李順侯爵的身份和對陳旭改歷之後的首場盛大慶祝活動的支援,兩人還是去指導了兩天,然後竟然發現有些上癮了。
這種摻雜了絲竹鐘鼓、琴瑟琵琶還有嗩吶手鼓等中西不同樂器、上百人一起演奏的龐大樂隊表現形式複雜無比的同時,又多了豐富的層次感,於是兩人各自又邀請了一群精通樂曲器樂表演的好友前來觀摩參與討論編配曲目,幾天之後,這支指導隊伍的人數就比李順請來的樂手還多了,整個咸陽曲園界歌劇界稍有名氣的樂師樂手都聞訊而來,甚至還有宮廷樂府的樂師聽說之後都忍不住跑來看熱鬧,只把這座上百畝的卿侯府邸堵的水洩不通。
李順有些後悔了。
他已經完全沒地位甚至插不上嘴了。
這支由他組織起來的樂隊指揮權、編配權、演奏權已經完全被架空。
本來李順邀請來的都是一些平日在一起玩耍名不見經傳的業餘樂手,真正有名氣的也不過三四流水平,各種演奏自然讓以師宣為首的一群藝術家不滿。
不滿的結果就是師宣等人開始是耐心指導敦敦示範,到後來乾脆把這些樂手都趕走,一個個大樂師都自己提著樂器上場。
於是等到元旦前一天,陳旭親自來觀摩這支本來以為不過是湊熱鬧的樂團的時候,才發現裡面就沒一個善茬兒,全都是在咸陽音樂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群開創者全都像僕從一般在旁邊搬凳子端茶送水,忙的不亦樂乎,但一個個卻都樂在其中。
雖然李順不滿意自己的權利被架空,但好歹樂團還是為他保留了一個嗩吶手的位置。
而能夠和這些真正的音樂家同臺演出,李順還是覺得很有面子,至少以後在旁人看來,他的格調再也不是僅僅坐在河灘上吹喪曲和殺豬一般的嗩吶了,而是能夠登堂入室有了一些高雅者的身份。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