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帶了胡亥,據說當時是李斯建議。
而那次出行之後,胡亥的地位在諸位公子之中名聲漸長,不光是王侯公卿與之來往的多了許多,民間也對胡亥的評價也多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胡亥在高層貴族圈和重卿高官的眼中,依然不會是投靠和站隊的物件。
李斯已經作古五年,趙高更是發配蜀地屍骨無存,胡亥先後兩任老師都掛了,明顯這貨有點兒不吉祥,投靠他感覺會遭雷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沒有了李斯撐腰的胡亥,怕是這次要被始皇帝丟在咸陽了。
所有人都在暗自猜測,就連一貫與始皇帝好的穿一條褲子的陳旭都內心忐忑。
如果按照曾經的歷史走向,到了今天這個時間,實際上胡亥即便是跟隨巡遊,沒有了李斯和趙高這一內一外兩個和始皇帝最為親近的重臣支援,胡亥已經沒有絲毫的機會矯詔登基了,若是真的始皇帝在半路殯天,胡亥即便是拿出詔書,沒有陳旭這位替皇帝掌管詔令的左丞相支援,只怕瞬間就會被陳旭按下去,莫說登基,能不能回京都成問題。
一個沒有絲毫政治基礎和人脈支援的儲君,哪怕他拿的是一卷真的詔書,其實也和沒有差不多,即便是能登基稱帝,只怕也活不過三天。
始皇帝這麼多兒子,一個個生龍活虎朝氣蓬勃都盯著皇帝寶座,互相敬幾碗毒藥按照王室規矩來說完全正常。
而且知道始皇帝這次可能會出事的,整個天下可以說唯有陳旭自己一個人,包括最親近的虞無涯和水輕柔都不太清楚,只知道鬼谷子口中的九年大劫可能和始皇帝有關,而陳旭秘密安排的一切都是為了應對這次大劫,至於何時何地應劫,陳旭從未說過。
皇帝還未做決定,但一番細想之下,陳旭突然有一種恍惚不清的預感。
既然李斯趙高不在了,自己也不停的攪動歷史,不吃丹藥的始皇帝這些年一直飲食健康還修習正宗的道家功法,雖然身體偶有不適的訊息傳出,但根據平日的觀察來看,始皇帝的身體其實尚好,畢竟五十歲的人了,不可能身體一點兒毛病都沒有,但絕對還屬於正常的狀態。
加上自己也經常灌輸各種科學理論和養生偏方,還有基本上放棄了追求長生之後,始皇帝不再恩寵那些胡亂煉藥的方道術士,心情也不像以前那樣為求長生不死到處尋醫問藥的躁動情緒,這些年過的應當還算心情舒暢。
在各種原因疊加之下,說不定始皇帝的命運也已經發生變化,會不會在沙丘行宮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也會另有變故?
難道自己的安排錯了……
陳旭不停的擼下巴。
俗話說一步錯步步錯,若是自己策劃不夠周詳,一步踏錯只怕真的會有一場大劫臨頭。
而就在陳旭心頭混亂開始胡思亂想之時,始皇帝也已經做出決定,竟然一口氣點出十位公子的名字,讓這些兒子都跟著自己出門巡遊,剩下的留在京師同樣跟著馮去疾學習治國理政。
“譁~~”
現場無論是皇族還王侯公卿以及朝堂重臣,全都發出一陣劇烈的騷動。
而被點名隨行的一群公子則全都激動的身體微微哆嗦。
十位公子隨行,這種事亙古未有。
然而騷動之後,許多大臣也都瞬間明白過來,這或許是始皇帝在為培養未來的諸侯國君做準備。
跟隨始皇帝和許多重臣巡視天下,雖然辛苦,但可以每日相隨得到始皇帝親自指點學習,而未來的大秦儲君,也需要熟悉自己統治的江山社稷,因此這也是一個考驗未來大秦儲君的機會。
“當~當~當~~”
巳時初刻,伴隨著咸陽城中傳出來的幾聲悠揚渾厚的鐘聲,始皇帝的安排也全部結束。
此時一輪金色的朝陽從東方連綿起伏的山巒上升起,瞬間大地鋪上一層金光。
“太師與朕同乘,出~”
始皇帝邀請陳旭登上天子玉輦。
在悠長的號角聲中,數千禁軍聞訊而動,將天子儀仗和數十位隨行重臣卿侯以及十位公子的車馬都裹在中央。
在萬民夾道歡呼相送之中,巡遊隊伍一路過渭河大橋,迎著朝陽,順著東方道往洛陽而去。
獵獵招展的旌旗,踢踢踏踏如同悶雷一般的馬蹄聲,還有此起彼伏的號角聲漸行漸遠,直至最後消失在所有咸陽民眾的眼神之中。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