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狼孟縣官員和百姓的口中瞭解,本來以前黑龍口還是一條繁華的水道,夏季汾河水大的時候,貨船木排絡繹不絕.
但就在秦破趙之後不久,這黑龍口便開始出現許多恐怖詭異之事,經常有來往的船伕甚至沿河邊商道趕路的商旅離奇死亡,甚至騾馬牲畜等都會消失不見,而附近放牧的牧民和砍柴採藥的鄉民也時有失蹤的案件,狼孟縣衙和附近村鎮也曾經組織兵卒和獵戶進行過探查,但始終未曾查出真相。
再後來,就陸續有人傳出曾經目睹峽谷之中有黑色妖龍出沒,吞噬過往行人和牛馬牲畜甚至是野獸,十多年下來,不光黑龍口這條路很少有人敢走,就連鳥獸都絕跡了,聽說都是被妖龍吞噬……
在這個時代,這是一個司空見慣的故事。
民間百姓愚昧,一旦遇到恐怖和不懂的事情就會盡量往鬼神妖怪身上扯。
但要破除這種迷信一樣的恐懼,就需要拿出真憑實據。
陳旭作為仙家弟子兼當朝左相,名聲早已冠蓋華夏的每一寸土地,所經之處幾乎到處都能看到香火鼎盛的太乙神廟,而且還有許多百姓家中,都供有太乙仙尊和清河侯的神位,早中晚三炷香祭拜祈求平安發財。
因此今日陳旭親自去黑龍口一探,並且動用仙家法器太乙神雷,確認黑龍口作孽的並非妖龍,而只不過是一群喜食鮮血的怪異蝙蝠之後,整個狼孟縣的官員和民眾一下便熱鬧激動起來。
根據陳旭瞭解和親眼所見,雖然還無法推算出黑龍口峽谷之中到底聚集了多少吸血蝙蝠,但看那黑壓壓如同一股黑色潮水瀰漫整個峽谷的數量,上萬只肯定是有的,而要將這麼多蝙蝠一網打盡,必然要經過充足的準備。
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陳旭啟程繼續去雁門關。
臨行前在路口再次叮囑前來相送的狼孟縣大小官員和商賈名流。
“本侯最多兩日便會從雁門返回,你們趕緊徵調民夫,籌備大量狼糞松毛乾柴油蠟,最好再摻雜一些能夠生髮毒煙之物,趁著白天在黑龍口兩端堆積,數量越多越好,同時還要將兩側山崖上易燃之物清理掉,免得造成火勢蔓延引發火災,這蝙蝠一般都是傍晚昏暗之時才出動,眼下進入冬季之後更加不會輕易出來覓食,白天絕對非常安全,準備完之後無需等待本侯返回即可點燃進行燻殺,希望等本侯回來之時,看到的是蝙蝠的屍體,此事成功,本侯會上奏始皇帝為你等請功,同時也會將此事登載於大秦都市報上通傳天下,讓天下百姓知道通武侯的真正死因!”
“多謝侯爺,我等一定不負您所望,兩日之內定然將這些蝙蝠全部殺死乾淨!”狼孟縣一眾官員士紳都一起拱手行禮。
“如此便好,諸位留步,本侯去也,駕~~”
陳旭微微點頭,磕蹬揚鞭,帶著水輕柔和一眾護衛沿著平坦的水泥大道穿黑虎關直奔雁門方向而去。
“夫君,這世間難道真有吸血蝙蝠?”
駿馬並轡而行,帶著斗笠蒙著輕紗的水輕柔仍舊還未從黑色妖龍只不過是一群蝙蝠的詭異情形中清醒過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蝙蝠雖然能夠飛行,但卻是世間最為特殊的一種動物,其與狼狐犬鼠類似,乃是胎生哺乳,但卻又有一雙肉翅能夠飛翔,而且喜歡群居於山洞之中,習性晝伏夜出,相貌醜陋,所以人們對其不太瞭解而已,雖然寒冬時節蝙蝠不怎麼出動,但其為了保證身體的溫度不被凍死還是需要定期覓食,這些蝙蝠體型碩大獠牙尖利,兼且還有鋒利的勾爪,加之數量巨大,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攻擊人畜實乃平常之事,吸血蝙蝠自然是有的,天書中就記載有各種關於吸血蝙蝠的詭異故事,而且以西方諸國最多,傳說有一種吸血蝙蝠擁有不死之身,可以化為人形,行走在黑暗之中,呼之曰吸血鬼……”
一邊趕路,陳旭也講一些亂七八糟關於吸血蝙蝠的事情來消磨時間,十里距離瞬息而到,在距離黑虎關最近的服務區找到提前趕到的陳五等人之後,換乘馬車繼續往北。
蝙蝠這種生物,在東西方都有著非常古老的傳說。
東方以蝙蝠為祥瑞之物,寓意長生和福運,自古就被認為其和神仙有聯絡,因此在各種古老玉器和青銅器等祭祀器具上,常見蝙蝠的形狀,而在民間,蝙蝠的形象更加普遍,門窗、車馬、壁畫、瓦當、磚石上隨處都能看到蝙蝠的圖影,就連始皇帝的冕服上織繡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紋章中就有蝙蝠的形狀,因此在東方,蝙蝠是瑞獸。
但在西方,蝙蝠卻一直都是厄運、血腥和黑暗的代名詞。
吸血鬼出現就是以吸血蝙蝠會帶來令人恐懼的烈性傳染病為藍本出現的,最早的吸血鬼形象,起源於中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
每到暮色之下,遍佈死人的荒原上,漫天飛舞的都是蝙蝠。
烏鴉食腐肉,蝙蝠吸血,這兩種動物便便成為了西方人眼中的不祥之物,只有那些傳播疾病的黑暗巫師才喜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對於東方大秦來說,蝙蝠是一種瑞獸,但在陳旭看來,在交通繁忙的中原出現如此大一群蝙蝠卻是一種極大的威脅,蝙蝠雖然算是一種益獸,能夠捕食大量害蟲,但其卻也攜帶了大量能夠致病甚至傳染的病毒,比如狂犬病、埃博拉,以及曾經席捲華夏讓陳旭記憶深刻的sars等,如此大體量的群體聚集,在食物不夠的情況下襲擊過往的人畜野獸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於是昨晚陳旭便召集狼孟縣大小官員和豪紳宿老等商議除掉這群蝙蝠的計策,最後商討的結果便是用火燒煙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