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張良才發現,陳旭掌握著大量暗中謀逆者的資訊。
不過聽陳旭口氣,這些人不光不要抓,而且還有其他用處,這簡直就不可理解。
“張兄最近可有看過大秦都市報?”陳旭沒有直接回答張良的話。
“自然,大秦都市報良每期都要細看!”張良點頭。
“那張兄可知道本侯準備推行一個四十億的坦途計劃!”
“知道!”
“西方諸國張兄可否有所瞭解?”
“瞭解一些,都市報上登載,西域之西尚有大宛國,康居國、大夏國和身毒等國!”
“那便好,世界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西方諸國也並非只有這四個,天下有四大部洲,我大秦只不過偏居一隅而已,本侯上書推動這個巨大工程的目的,就是要鼓動民間富豪商賈造船出海,然後沿著南海去更加遙遠的西方諸國,那裡還有數不清的國家,數以億萬的人口……”
“侯爺此話當真?”張良霍然站起來,感覺口乾舌燥心臟砰砰亂跳。
“呵呵,此事在朝堂早已不是秘聞,數年前本侯剛入咸陽便就已經獻世界地圖與始皇陛下,不然陛下因何要迅速平定四夷佔領西域諸國,目的就是打通通往西方的陸地通道,如今推行坦途計劃,就是從大海上尋找通往西方的道路,遠的不說,就光在南海一帶,就有大大小小數十個不小於瀛洲和朝鮮的大島,這些地方原始而荒蠻,同朝鮮瀛洲一樣有土著居民,六國王孫貴族雖然有謀逆之心,但也皆都是我華夏之民,殺之有傷天和,留之又會動盪不安,本侯希望這些人能夠看清局勢去海外發展,他們去往南洋和西方做生意也好,搶錢搶女人也好,搶地盤復國也好,都要比躲在中原禍亂大秦好,而且同時還會把我華夏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為將來世界大同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原來侯爺竟然是如……如此打算的……”張良只感覺腦袋一片空白,雙眼毫無焦點的喃喃自語。
“陛下非是好殺君王,對六國貴族一直極度忍耐,因此本侯便只能用這個方法來化解國內矛盾,張兄若是還存一份復國之念,本侯勸你先湊錢造幾艘大海船,然後招募一些同樣心思之人去南海或者是西方尋覓機會,雖說困難重重,但一旦成功,遠隔重洋之下大秦也鞭長莫及只能任其發展,時日久了,你所圖之韓國,陳餘張耳等人所圖之魏國皆都能重現世間,唯可嘆者項氏,不知天時地利人和,如若數年前不造反,必然會在世界版圖中風生水起,可惜……可惜,項氏目光太過短淺……”陳旭微微嘆息搖頭。
“良私下聽聞,項氏是侯爺逼反的?”張良忍不住開口。
“瞎說!”陳旭翻了個白眼兒,“你們這些六國貴族暗地裡都往始皇帝和我身上潑髒水,莫非以為本侯不知道?莫非以為始皇帝不知道?項氏所作所為莫非你們不知道?他們是自己找死而已,豈能怪我,難倒你當初刺殺始皇帝落到今日的局面是本侯逼得?”
張良眼淚都差點兒滾落下來了。
當初在博浪沙刺殺失敗逃脫,後來江湖中慢慢有訊息傳出,他刺殺始皇帝之事早已被仙家弟子陳旭看破,於是給了始皇帝一封錦囊,因此始皇帝在到達博浪沙之前突然置下三駕副車,魚目混珠之下張良和刺客眼瞎誤中副車,然後刺殺之事敗露。
但現在與清河侯當面,他也不敢提出來反駁。
畢竟陳旭說的對,當初他籌謀刺殺始皇帝,的確是他自己乾的,和任何人都沒關係。
而失敗的苦果他也只能含著淚吞下去。
若是他膽敢把這件事怪在陳旭頭上,說不定陳旭會直接一個仙家神雷將他炸成齏粉。
“唉,侯爺說的是,項氏在吳中作威作福,不知天時地利人和貿然起兵造反,的確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張良嘆氣。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