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傢伙,家中都有妻妾,卻整日在外浪蕩成何體統,這件事一定趕緊安排記者前去採訪,並且贊助廣告,一定要把花魁大賽弄得熱鬧火爆一些!”
“侯爺放心便是,此事我等最喜歡……”
陳旭坐車離開報館的院子,還能聽見幾個流氓大聲談笑的聲音。
……
要給皇帝演示太乙神火炮,這件事還是要妥善安排一下,首選必須要把炮鑄出來。
鑄炮倒是很簡單,大炮的圖紙和鑄造工藝都已經非常成熟。
如今的鋼鐵也早已不是幾年前那種普通的鑄鐵,而是已經有了各種屬性的合金配方,純鐵,碳鋼,鎢鋼錳鋼鉻鋼矽鋼可能都有,因為公輸勝的任務就是不斷用各種不同的礦石和鐵進行合煉得到不同材質的鋼材,然後驗證其特性,切割刀頭就是這樣不斷試驗出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旭回到清河別院之後在書房取到大炮的圖紙親自去實驗工廠找麻桿和公輸勝,仔細講解一番之後讓鍊鐵廠和機械廠全力配合儘快鑄造三門大炮,同時還要鑄造幾十顆鐵球當炮彈。
安排完大炮的事之後陳旭又馬不停蹄的趕去南山別院,親自帶著兩個熟練的工匠去地下室挑選要演示的火器。
如今南山別院這個秘密軍工廠已經不製造普通火銃了,全力在研發製作步槍手槍和子彈。
雖然進步很慢,但因為陳旭這個半吊子的武器專家的指導,加上早已提出了槍械外觀和簡單的內部構造之後,經過十多位工匠持續年餘的研究,步槍已經獲得初步成功,但是就和漢陽造的老三八一樣,一次只能上一發子彈,需要手動入膛和退膛,但即便就是這樣一個最簡單進步,也標誌著槍械開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至少全封閉的子彈不怕風吹雨淋,而且使用方便,加上槍管和槍體結構與以前傻大粗笨的火銃比起來結實精緻了無數倍,因此子彈的殺傷力也比散裝的火藥和鐵砂子強大多了。
陳旭親自去數十里外的荒野中測試過步槍的威力,兩百米內可以輕易擊穿一寸厚的木板,三百米仍舊還能擊穿一層皮甲,最遠射程達到五百米左右,而眼下最強的三石硬弓拋射距離勉強達到兩百米,有效攻擊範圍在一百至一百五十米左右,達到兩百米的距離基本上沒有了任何殺傷力,這就是就所謂的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而如此遠距離還有如此強大的殺傷力,只有四石以上的巨弩才能做到,但四石巨弩臂長一丈,需要用牛車搭載,發射更是需要四個兵卒操作,完全是後世的重炮配置。
因此一群參與研發的工匠見識了這支費盡心力研製出來的新式步槍的威力之後,全都激動的渾身打哆嗦。
這才是真正的仙家法器。
可惜,清河侯對這件仙家法器仍舊不滿意,除開安排大量製作儲備之外,還要求繼續研發能夠連續射擊的自動上膛退膛的自動步槍。
手槍也差不多,左輪手槍的扳機和棘輪聯動仍舊還沒完全解決,於是也仿照單發步槍模式製作出來一種單發的手槍,一次上一顆子彈,但後膛填裝子彈方便快捷,攻擊速度明顯也比以前的手銃快了十倍不止,於是第一次在拿到新款的手槍之後,就把以前天天藏在身上的手銃丟在了庫房。
相對於步槍手槍來說,子彈的結構和製造就要簡單多了,用燒到半融的青銅衝壓出來彈殼,快速冷卻之後挑選打磨毛刺,然後泡桐油之後晾乾就可裝入火藥和鉛彈頭,安裝底火帽就算完成了。
不過雖然說起來簡答,但步槍子彈和手槍子彈也讓一群工匠絞盡了腦汁,特別是底火不敏感,用普通的火藥經常會啞火,開始的激發成功率一半都不到,經過不斷的調整火藥的配方,眼下勉強達到七八成,但還是經常容易卡殼,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成功率已經和火銃擊發成功的機率差不多了,也已經達到了陳旭的最低使用要求。
後世的定裝槍彈用的都是無煙火藥,底火也更加敏感,但陳旭不是槍械和軍事愛好者,對於槍彈的結構基本上不了解,在穿越之前唯一摸過一次真槍是高中軍訓,用的是老舊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五發子彈,陳旭幾乎是閉著眼睛打完的,共計中靶兩發,成績七環,排在全班中上游水平,其他大部分同學五發子彈全部脫靶,甚至陳旭相信,還有許多的同學為隔壁甚至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同學的射擊成績做了貢獻。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