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還沒走出朝堂便被宮人追上來帶入了皇宮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始皇帝下朝之後朝服都還沒換,熱情招待陳旭在御花園喝茶。
“少師上次說瀛洲和朝鮮乃是蠻荒之地,方才在朝堂卻奏請安排官吏去朝鮮和瀛洲設定署衙進行管理,既然如此,何不封一位諸侯鎮守朝鮮和瀛洲,豈不省事?”一杯今年新採的紫雲仙茶下肚,始皇帝放下茶杯問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在始皇帝看來,朝鮮和瀛洲這種偏僻蠻荒之地來往不方便,又孤懸海外不值得大費周折,把自己一群在咸陽閒的無所事事的兒子丟一個去任其折騰才最省事。
“陛下,瀛洲和朝鮮眼下看起來荒蠻偏僻,但這兩個地方的位置很特殊,封一位公子去管理固然省事,但時間長了臣以為會和大周諸侯一般失去掌控,如此以來再想將瀛洲和朝鮮納入大秦版圖就非常困難,沒有強大的海師根本就做不到,即便是重新徵服下來,如若以後反覆如此,諸侯割據不遵朝廷號令,只會讓朝堂焦頭爛額疲於管理,時間長了甚至還可能威脅到我中原王朝的統治……”
秦始皇不是政治小白,自然明白陳旭的意思,雖然確信短時間不會發生這種事,但沉思片刻之後還是點頭說:“愛卿說的不錯,是朕疏忽了,朝鮮和瀛洲來往全靠海船,的確很容易失去掌控,就依少師所奏,設定郡縣安排官員前去治理!”
“陛下,其實這兩個地方如今並非要設定完備的郡縣官員,如果覺得麻煩,可以先在朝鮮設定一位總督全權管理朝鮮和瀛洲事務,總督直接對朝廷負責,和郡縣主官一樣進行考核和任免,兩地所有官員任免和政務都由總督自行決斷,只需要定時將海關征收的稅款上交朝廷和推行大秦法令即可,總督和諸侯的唯一區別是不能徵召自己的獨立軍隊,只能招募一定數量的警卒負責治安,而且還要定期接受朝廷御史的巡查和問訊,若是遇到叛亂和戰爭等事務,都報由朝廷進行處置……”
陳旭開始向皇帝推銷後世英國的殖民統治策略。
眼下的日本諸島對於大秦來說,除開白銀硫磺等資源之外完全沒有任何軍事價值,也沒有人口價值,只能作為一個可掠奪的資源產地,而朝鮮更是雞肋一般,要啥沒啥,除開作為一個連線瀛洲的中轉站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價值。
因此徹底實行中原一樣的郡縣管理制度不光難度很大浪費國力,而且也沒必要,因為日本和朝鮮大大小小的島嶼有數千個,大部分都還是荒島,連土著都沒有,安排官員前去朝廷還得照顧他們吃喝拉撒,遠不如丟給總督實行半自治的管轄,而總督和諸侯不同的是,諸侯是獨立的君王,改朝換代只需要得到中央朝廷的認可和冊封就行,而總督依舊算是朝廷的大臣,接受朝廷的考核和任免,而且總督沒有軍權,想要造反和獨立不太容易,這樣就大大削弱了殖民地反叛的機會。
雖然後世英國的殖民地慢慢都獨立了,但這是時代變化所致,而且英國對這些殖民地的影響已經深入骨髓和血液之中,再也無法擺脫英國文化的影響。
世間沒有任何事是一成不變的,陳旭相信他眼下實行的所有政策都只是暫時,而且不可能永恆。
就像他改變了大秦一樣,但大秦一樣不能像秦始皇的想法一樣萬世傳承下去,因為這不符合人類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
但針對大秦眼下的情形,陳旭只能採用最簡單最保守的方法,越方便越好。
“唔,少師這個總督職務的確非常不錯,比之郡守責權大,比之諸侯又不如,朝堂可以方便掌控,此事就按少師計策行事,午朝之時朕吩咐下去操辦即可!”秦始皇對陳旭的話言聽計從,很快就決定下來。
“陛下喚臣前來,並非只是為了朝鮮和瀛洲之事吧?”陳旭拱手笑著說。
對於朝鮮和瀛洲的事情其實朝堂並不急,畢竟海關署還八字沒一撇,沿海的港口碼頭也還影子都沒有,需要派遣官員去籌建,就算是陳旭說的兩萬斤白銀,如今也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只有等到運送來咸陽才知真假,因此陳旭確信皇帝急匆匆叫他來不是為了討論這件事。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