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通武侯難得入宮一趟,昨日詩嫚送來一些鮮花餅,非常美味可口,今日正好和朕同享,走,陪朕去後園!”秦始皇走到王賁面前彎腰將王賁攙扶起來。
“陛下~”王賁更加焦急,不僅不起來反而伏地磕頭,“臣請陛下捉拿懲治離兒!”
秦始皇慢慢直起身,負手走到大殿中央觀看著窗外漫天翻卷飄舞的茫茫大雪,長吐一口氣說:“朕知道通武侯在擔心何事,但朕並非薄情之人,豈能因為一件小事而懲處武城侯,本來此事朕以為拖延一些時日便會消弭下去,卻不想楊桐節外生枝,唉……”
“陛下,大秦法度森嚴,王侯將相概莫能外,父親大人屢屢教誨賁要有敬畏之心,因此賁得陛下賞識出征嶺南,平項氏伐百越,不敢有稍事差池,以免壞了陛下的大事,離兒年輕氣盛不懂事,犯下如此大錯,臣以為千萬不能姑息,不然長此以往更加養成驕奢跋扈之氣,於治軍十分不利,陛下愛惜離兒不願意安排御史前去問罪,臣願意親自去一趟雁門,至少要狠狠斥責一頓,不然恐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心有怨憤……”王賁伏地繼續請求。
秦始皇揪著鬍鬚沉默許久,最後嘆口氣微微點頭:“既然通武侯執意如此,也罷,此事朕就安排通武侯親自去一趟北地軍營,切記斥責即可,萬不能太過嚴厲,還有,對於雁門關守和廣武縣令要捉回京師咸陽治罪以平民憤!”
“多謝陛下!”王賁從地上爬起來,臉色也瞬間輕鬆了許多。
王翦王賁在征服六國之後父子兩人一起回家養老,當時王賁才不過四十餘歲,正值壯年,參加征服六國的諸多大將皆都在朝堂任職,唯獨父子兩個急流勇退不問軍政之事,這件事的主謀就是王翦,時常敦敦教導王賁要有敬畏之心,切不能居功自傲免得被皇帝猜忌。
王氏父子退隱,皇帝啟用了王離,二十歲便調入自己的皇宮之中擔任武官,期間賞爵不斷,此後征服東胡更是用作弊手段將其強行提拔成為徹侯,並且委任執掌北軍數萬精銳馬卒的大將軍。
皇帝對王氏三代的恩隆可以說整個大秦無人能及。
但即便是這樣,王翦仍舊不敢有稍微的大意,不斷的叮囑王賁時刻謹慎莫要居功自傲,但對於自己這個孫子,卻已經有些鞭長莫及無能為力了。
如今王翦一死,除開王賁之外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王離,而王賁也極其擔心自己這個兒子繼續這樣下去,會給王氏帶來災禍,今日聽到這件事之後不顧茫茫大雪親自來皇宮請罪前去懲罰兒子。
而王賁心知肚明,懲罰的目的不是因為王離的錯誤,而是清河侯陳旭。
王氏和清河侯關係一向還不錯,甚至陳旭還救過王翦一命,當初若不是當初陳旭出手救治,王翦早在五年前就可能已經去世了。
而普天之下,能夠讓王氏敬畏的除開皇帝之外就只有陳旭,因為陳旭的身份實在是讓凡夫俗子無法正面抗衡,仙家弟子這個名頭,足夠照耀整個大秦,讓人不敢生出任何怨怒之心。
而且清河侯在沒有提前通報皇帝的情形之下直接將此事在朝堂之上抖出來,必然是已經打算要將此事大白於天下,不管他是想殺雞駭猴藉此立威也好,還是他身為左相要徹查此事安撫趙地百姓也好,這件事既然已經撕開了幕布,必然要有一個很明確的結果。
眼下皇帝不願意懲治王離,想要用雁門關守和廣武縣令來頂鍋,但在王賁看來這還遠遠不夠,陳旭絕對不是這個目的,他牢牢記得老爹王翦的吩咐,王氏需要低調再低調,而且絕對不能和清河侯起任何衝突,因為王翦看得清始皇帝,但卻看不清陳旭,臨死前都還在思考這個問題,只不過陳旭沒有正面回答他而已,落得一個死不瞑目的境地。
如果王離這件事處置不好,可能就會造成王氏和清河侯之間的對立和矛盾,王賁不敢保證清河侯還會施展出什麼後手。
他雖然不怕,但不得不敬畏。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