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正在帶著胡寬張蒼等跟一群科學院的匠工匠吏在城南的空地上視察,拿著一疊圖紙反覆研究規劃的三棟建築該如何修建最合適.
少府眼下拿不出錢來基本上也不會影響工程的進度,三千萬錢足夠完成大部分的工程量了,等到明年,少府必然能夠把剩下等錢補足。
但賣雕像的產權被皇帝拒絕,實際上陳旭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百家門徒作為有傳承淵源計程車族,無論在朝堂還是在民間的地位都非常高,如今已經構成了大秦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開館授徒傳播思想,充作底層文吏書吏等,為推動大秦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幾大學院開設之後,百家門徒漸漸從混亂分散的野蠻狀態慢慢融入了大秦日新月異的發展之中,成為了推動大秦發展最重要的力量。
但百家門徒必然還是散亂的,在思想上具有天然的相互敵視感,因此要想各個門派能夠友好相處是不可能的,陳旭要想融匯百家,建立有大秦特色的治國理論,那麼百家門徒必須能夠相互妥協的融合在一起,那麼就必須讓百家門徒能夠有一個共同承認的東西,找到他們共同的信仰。
因此圖書館就是陳旭為他們匯聚信仰的地方。
而光是一個圖書館還並不夠,中國人自古崇尚自己的祖先,尊師重道是百家門徒共同遵守的規矩,因此陳旭在翻來覆去想了許久之後,想到了立雕像這個不要臉的計策。
如果真的把百家先賢的雕像立在了圖書館門口,那麼圖書館真正從此就成為了百家門徒崇拜的信仰之地,相當於教堂一樣的存在,因為這裡矗立著他們賴以處身立命的門派先賢,作為門徒斷然不能給先賢丟臉。
至於用雕像賣錢,陳旭感覺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要把自己的門派老祖立在圖書館門口供天下人瞻仰,多少得付出一些代價吧,不然會讓人覺得不夠虔誠,也無法調動百家門徒的熱情和積極性。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沒有足夠的付出就沒有足夠的回報,如若輕易就能得到一件東西,必然不會太過珍惜,當然付出越多,那麼表示作為後世門徒越發的尊重和虔誠。
當前能夠衡量這種尊重和虔誠的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那就是……出錢!
就像後世香客到寺廟功德箱捐香火錢一樣,捐的越多就越是虔誠,自然菩薩也越高興,至於真正高興的是不是寺廟的方丈,只有廟裡的和尚晚上數錢才知道。
何況陳旭自己掏腰包三千萬錢,卻讓百家門徒佔便宜,這種事陳旭必然是有些怨念的。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負責修,你們跟著出點兒錢一點兒都不過分,那樣才公平對吧!何況這百家先賢又不光是我陳家的,他們是民族的,也國家的,中華民族人人有份才對,讀書越多的人越該出錢,所有的文化知識都是老祖宗嘔心瀝血創造出來的……
“侯爺,您說如果陛下真的答應要在圖書館門前立百家先賢的雕像,我的老師荀子能夠排到第幾位?”
站在滿是火燼殘骸的空地上,一群人觀看圖紙研究方案,說到圖書館的時候,張蒼忍不住開口。
“荀子乃是大賢者,如今本侯推行的治國方略基本上都是得益於他的理念,如果是本侯來排序,將其排在第一都不為過,但畢竟荀子去世還沒多少年,與墨儒道法等諸多先賢比起來,資歷差的太多,但排在前十估計沒太大問題!”陳旭笑著說。
“前十……”張蒼臉色略有些不太好看,但最後又不得不承認陳旭說的很有道理。
“先賢如此多,如果從三皇五帝算起的話,恐怕荀子排進前十都不可能!”胡寬在旁邊頂了一句。
張蒼臉皮抖抖了一下臉色更加頹然,揪著鬍鬚微微點頭嘆氣,胡寬說的也非常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