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之事困擾本侯足足兩年,此獠如同縮頭烏龜一般躲藏在皇宮之中不出來,本侯爺也把他沒有絲毫辦法,這次若不是方太醫挺身而出仗義出手,說不定陛下就要被趙高毒害至死,而且此事也不能大張旗鼓的去調查,不然毒藥之事暴露,御醫署和太醫院無數醫士會因此人頭落地,當初李斯慘死的症狀你也曾看見,最後積毒成疽無藥可救,如若不及時弄死趙高,陛下說不定很很快也會病入膏肓,這種禍亂大秦社稷的惡毒之人本侯豈能讓他奸計得逞,必然要將其徹底剷除以絕後患!”陳旭義正言辭的說。
“侯爺為守護陛下和大秦江山殫盡竭慮,晟敬佩的五體投地,請再受晟一拜!”方晟再次恭恭敬敬對著陳旭一躬到底大禮參拜。
“方太醫無需如此,如今趙高既死,太醫院和御醫署只需要好生為陛下調理湯藥飲食,陛下身體必然會慢慢康復,如今大秦正值蓬勃發展之時,也正是你等大展拳腳之時,鑽研醫經推廣醫術,把華夏醫術發揚光大,懸壺濟世為天下萬民消除病疾,這比本侯除掉區區一個趙高的作用要大的多,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旭招呼方晟重新入座,親自給方晟和徐福倒上熱茶之後笑著說:“在宮中當御醫看似身份高貴,但其實縮手縮腳不得暢快,方太醫有沒有離開御醫署的想法?”
方晟愣了一下臉色略有些尷尬的點頭說:“侯爺說的不錯,當初晟得徐兄邀請,從琅琊興沖沖來衛生院投靠,然後經歷一番重重考核之後成為太醫,再後來得徐兄推薦進御醫署當御醫,剛開始還興致勃勃,但後來卻發現的確如同侯爺所說,縮手縮腳不得暢快,許多話不能說,許多藥不能用,如此治病,晟從跟隨師尊學醫之時起便沒有想到過,唉,晟也的確想過離開御醫署,但離開之後無處收留就只能返回琅琊,而京師繁華如斯,晟又感覺依依不捨!”
“侯爺莫要誤導方兄,御醫之職得天下同道敬仰,如何就不好了,方兄也莫要聽侯爺蠱惑,好不容易進入御醫署,好好上差勿要胡思亂想,憑藉你的醫術,將來當上御醫署的署丞都有機會,三品皇宮醫官,不知道有多少醫界同道羨慕!”一直坐在旁邊喝茶沒怎麼開口的徐福哭笑不得的說。
“徐兄有所不知,某心不在此也,御醫的確身份高貴,但某卻感覺還不如在琅琊行醫痛快,要不是捨不得咸陽的繁華,某早就辭職回去了!”方晟苦笑著搖頭。
“人各有志,豈能強求,方太醫若是不想呆在御醫署,本侯倒是有一個想法讓你心想事成!”陳旭笑著說。
“侯爺快快講來,晟本來就在御醫署呆的不快活,加上昨日因為要勾引趙高出宮,又幾乎得罪了御醫署所有同僚,如果侯爺願意幫忙,晟感激不盡!”方晟臉色驚喜的說。
“如今太醫院掌管天下醫士,負責推廣醫術培訓醫士開設醫館和衛生院,但民間疾苦何其多,光靠官府的力量遠遠不夠,因此還需要激發民間的力量,籌建更多的醫館藥房,但醫士就是其中的關鍵,沒有良醫不行,本侯打算在咸陽開設一家綜合性的醫館,需要大量名醫坐診,同時這個醫館也需要一位身份地位足夠顯赫,醫術足夠高明的人來坐鎮統籌,今日遇到方太醫,本侯覺得時機剛好,不知方太醫有沒有興趣!”陳旭看著方晟,滿臉都是期待的表情。
皇帝手下能人太多,挖皇帝的牆腳弄幾個人才用用,這種事對陳旭來說充滿了誘惑。
方晟呆了許久一個激靈站起來,激動的微微打著擺子拱手說:“多謝侯爺,晟願意去侯爺的醫館幫忙!”
“哈哈,如此便好,方太醫放心,去了本侯的醫館,一切都是你說了算,本侯就是你堅強的後盾,開藥問診大膽施治,結合諸多醫經透過診斷救治大量疾病不斷積累經驗,爭取也能編撰一本詳實合用的醫書出來傳揚後世,他日成就必然不會低於徐福!”陳旭暢快的大笑。
眼下大秦的醫道名士基本上都聚集在咸陽,而其中最厲害的醫生都聚集在皇宮御醫署,這麼優秀的醫療資源其實基本上都被皇帝一個人壟斷了,實際上不利於大秦醫學的傳播和發展,雖然徐福到咸陽之後開設了衛生院,但主要還是陳旭在小河村的那一套,以產科和外科為主,推廣綜合性的醫療方法,培養大量的護士幫忙手術和救急,正常的診斷治病還是傳統的望聞問切的中醫流程,用的方法也是針石湯劑等。
大秦有兩個官府醫療機構,都歸少府管轄,太醫院的級別高於御醫署,但御醫署的含金量更大一些。
太醫是宮廷專屬的醫療部門,負責整個皇宮、皇族、王侯公卿和官員等的治療,帶有政府醫療部門的性質,但只服務於特殊階層,太醫屬於一種官職,需要考核推薦才能任命。
御醫署的物件很單一,就是專門給皇帝和皇后嬪妃等人治病,屬於皇宮的專用醫生,當然皇帝可以根據自己和臣子的關係,安排御醫給生病的臣子治療,這算是一種賞賜,因此能夠得到御醫的診治,也是文武百官的一種莫大的榮幸,因此御醫在身份地位上要比太醫高不少,就像後世評教授一樣,他們屬於太醫院中更加高階的一群醫生,在御醫署擁有專門的辦公室,一般不對外診治病情。
徐福掌管太醫院下屬的衛生院,官職是太醫丞,負責在全國推廣衛生院這種新型的醫療機構,太醫令周炯就是他的直接上司。
陳旭第一個五年計劃要求在全國全面推廣衛生院的工作眼下並不十分順利,雖然各地郡縣官員民間都很熱情,但如今兩年過去,籌辦開設衛生院的郡城只有十多個,縣城級別的衛生院更加稀少,一雙手都能數清楚,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五年之內第一個全民醫療保障計劃肯定沒辦法全面完成,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太醫院不積極,太醫令周炯故意拖延。
而周炯拖延的原因陳旭自然也知道,當初他剛來咸陽籌辦工廠的時候鍊鐵爐倒塌之後,他把主管工廠醫療的周興趕出了工廠,而周興就是周炯最小的兒子,兩人估計也因此有了一些仇怨。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