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今日天寒地凍,您怎麼來了?”
工廠的實驗室門口,看著毛茸茸的陳旭從馬車上下來,一群聞訊迎接出來的管事和匠工匠吏都一起圍上來問好。
“今日閒的無事特意前來看看,上次安排研製的車床可有新的進展?”陳旭把帽子口罩手套披風都一股腦兒的脫下來丟給幾個護衛,一邊往裡走一邊問。
“回侯爺,車床還有些小問題……”一個負責車床研究的匠吏跟在旁邊小心翼翼的說。
“你前幾次也說還有些小問題!”陳旭翻著白眼兒。
“嘿嘿,侯爺,這次的確是小問題,我們眼下已經解決了齒輪調節,車軸和刀頭已經能夠很好的配合傳動……”
“真的,那豈不是就已經解決了大問題!”陳旭高興不已。
“的確如此,但眼下的問題是刀頭質量不過關,車木頭沒問題,但即便是用最好的鋼鐵刀頭車螺栓螺帽很快就會鈍掉,然後車出來的螺紋深淺不一,螺帽和螺桿不能很好的鉚合……”
一群人圍著陳旭邊走邊說,很快來到了製作車床的一間工作室內。
陳旭要求的車床很簡單,只需要能夠車出能用的螺桿和螺帽就行了,因為這兩樣就是安裝機器的最基本的東西。
而眼下這臺已經設計製作了大半年的車床看起來也的確簡陋無比,只有一個厚重無比的木架,上面有幾組大小不等的齒輪,然後是兩根可以前後移動的滑軌,一個鋼鐵鑄造的轉輪,上面有一個把手,只需要轉動這個把手,在齒輪的帶動下,上面的刀頭便可以沿著滑軌往前勻速運動,只需要將打造好的螺桿固定在滑槽上方的鐵架上,刀頭旋轉就可以在螺桿上車出螺紋來。
眼前的這架車床已經不知道是第幾代試驗品了,反正從陳旭安排下來研製車床的任務之後,科學院便組織了一群匠工匠吏在公關研製,而每次陳旭來看到的也不太一樣。
車床的原理並複雜,你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最簡單的手搖式手鑽,就像在木頭上鑽孔差不多,最困難的就是在只有一個手搖驅動的前提下,要保證車刀分毫不差的勻速往前運動。
這個勻速運動並不是和手搖的快慢有關係,只要保證齒輪間的完美配合,車刀運動的快慢和每次移動的間距沒有任何關係,而是要保證車床運動和刀頭轉動的速度要完全一致,車床往前移動一分,那麼刀頭也要剛好完成這一節螺紋的切削,手柄轉的快,那麼相同的時間車出來的螺紋就會越長,而並不會改變螺紋的疏密。
這就是齒輪的作用。
如果沒有齒輪這種傳動特性的話,光靠人手工去切削螺紋,任憑是神仙也無法制作出完全合格的螺桿,更別說是螺帽了。
“侯爺您看,這就是我們車出來的螺桿!”一個鬍子拉碴的匠工把放在旁邊工作臺上的一根拇指粗細的鐵棒遞給陳旭。
陳旭拿在手上仔細看了一下,這的確是一截和後世見到的螺桿沒有太大區別的螺紋,而效果也和方才那個匠吏說的差不多,前面一截的絲口很深也很整齊,兩三公分之後就開始不行了,變得越來越淺越來越鈍。
要說達到這種地步車出來的東西也能夠廣泛應用了,但問題是刀頭的損傷代價太大了,光是車出來一根合用的螺栓,就會損失一副刀頭,這個付出和收穫簡直不能成正比。
而且因為要得到深淺粗細均勻合適的螺紋,刀頭製作也要求非常嚴格,打造一副完全合格的刀頭非常困難。
因此眼下最最需要迫切解決的還是製作刀頭的鋼材。
但眼下實驗工廠的鍊鐵廠煉製的鋼鐵打造刀槍可以,要製作硬度足夠強的鋼材肯定沒有任何簡單的方法。
合金工藝的發展眼下還才剛剛開始,陳旭讓公輸勝在鍊鐵的過程中新增各種不同的礦石來冶煉不同特性的金屬,但進展並不大,鍊鐵主要還是碳鋼為主,而光是碳鋼肯定不行,後世製作車床用的鑽頭、銑刀、切刀、刨刀等專用刀頭用的都是高速鋼,而高速鋼直到一戰前期才出現,西方研究了幾百年才得以實現。
因此陳旭也不指望一群兩千年前的原始工匠能夠冶煉出來能用的高速合金鋼。
一群人管事匠工匠吏都圍在旁邊大氣都不敢出。
這個車床侯爺寄予了極大的期望,每過十天半個月都會安排人來詢問,但進展卻一直很慢,眼下好不容易解決了車床的勻速運動配合問題,眼看到了就要成功的節骨眼上,所有參與設計的人才發現,原來刀頭才是最為關鍵的東西,沒有合格的高強度刀頭,這車床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們試過銅沒有?”陳旭盯著手中的這根不合格的螺桿看了許久之後問。
“還沒有!”一群人都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