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吃相 > 第978章 壓面機和蹴鞠場

第978章 壓面機和蹴鞠場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特種進化 秘戰風雲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一天之後,大秦第一機械機械廠在實驗工廠的鐵匠鋪掛牌成立,雖然依舊還是麻桿那一套班子,但意義卻變的完全不一樣,在陳旭看來,這就是大秦向工業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以後還有各種機器將源源不斷的開始出現。

兩天之後,最新一期的大秦都市報上,科技板塊出現了一篇名為機器工業開端的新聞,除開專門配圖釋出了這款名為劉氏壓面機的圖文稿,而且還打出廣告,開始面向全國招商,鼓勵各地商賈購買壓面機開設麵條加工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個新聞出來走,立即在民間廣為熱傳,許多人都到處打聽這個叫壓面機的奇怪物品到底是什麼,而許多眼光敏銳的商賈也從中看到了商機,有人專門跑到實驗工廠觀看了壓面機,之後不到一天時間,機械廠便接到了八臺壓面機的訂單,雖然一臺壓面機的價格高達兩萬錢,但如果每天能夠製造兩千斤麵條,每斤只賺半錢計算,收回成本也就只需要不到一個月時間,不過商業模式不能這麼算,還有場地人工運輸等成本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三五個月賺回成本一點兒問題都不會有,那麼一年下來麵條加工廠怎麼也會賺數萬錢回來,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合算的買賣。

眼下的咸陽甚至許多郡縣稍微富裕些的民眾早上起來吃一碗已經開始成為了一種習慣。但製作麵條都是手擀刀切,一天也做不了多少,一些麵館食舍每天請幾位幫工天不亮就開始製作,但根本就不夠賣。

而且因為麵條細軟嫩滑食用方便,燒點兒熱水煮上半刻中就能開食,如果再複雜點兒加上一點兒炒制好的肉糜和麵醬,就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物,絕對會取代乾澀的饢餅成為居家旅行的首選食材,因此根本就不愁賣不掉。

壓面機的出現,不光在民間引起了巨大反響,甚至在朝堂也引起了一番熱議。

陳旭上朝的時候不僅許多官員在打聽,就連秦始皇都專門問及,陳旭因此還仔細的介紹了一遍,這也引起了皇帝極大的興趣,而為了滿足皇帝想開開眼界的想法,陳旭不得不讓麻桿等人將實驗工廠的壓面機樣機專門用馬車運送到城內,就放在清河園內給皇帝和許多大臣演示了一遍壓面機的製作過程。

看著如此複雜的齒輪機器,皇帝不停的問東問西,而在觀看了壓面機的工作過程之後,非常興奮的宣佈獎勵所有參加設計製作壓面機的匠工匠吏各五百錢,還賞了劉匠吏一個九品的郎職,雖然沒有實缺的官職,但每年一千二百錢的官秩還是把劉匠吏激動的跪在地上差點兒爬不起來。

由吏到官,這是許多人一輩子都越不過去的坎兒。

而且這個官職還是皇帝親口封賞的,這足夠光耀劉氏門楣告慰列祖列宗了。

三月,已經進入了濃春時節,熱鬧的咸陽也開始提前進入了夏季模式,大街小巷穿行的大媳婦小娘子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了各種款式的薄薄春裙,花枝招展的迎接盛夏的到來。

上巳節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之後,咸陽城內陸陸續續開設了好幾家麵條機加工廠,除開每天有大量的新鮮麵條供應麵館食舍之外,還有大量晾乾的麵條用麻漿紙捆紮成為一筒一筒一尺長的乾麵放在糧食商店出售,雖然每斤比麵粉貴兩三錢,但還是迅速得到了廣大商旅和家庭的喜歡,富裕家庭大量買回去當做平日的備用食材,忙碌飢餓的時間可以快速食用充飢。

而隨著這種方便攜帶的麵條被商旅和行人帶往更遠的地方,其他郡縣也不斷有商賈到科學院諮詢購買壓面機,從廣告出來到眼下短短半個月時間,第一機械廠已經接到了近三十臺壓面機的訂單,而六十萬錢的收入也使得第一機械廠成為了科學院下屬企業中除開軸承廠和玻璃廠之外又一個掙錢的部門。

科學院幾年的積累,終於開始步入了不需要朝廷錢糧支援的階段。

三月中旬,經過吸收劉匠吏的壓面機的工藝,科學院再次研發出製作泥板的機器,使得陶板和瓷磚的製作也正式邁入了機器時代,而這種機器出來之後,咸陽最大的一家陶器廠一口氣定製了五臺,機械廠越發的紅火起來。

而齒輪工藝的成熟,陳旭終於可以開展下一步的工業推進,連續在科學院和工學院開展了十天的講座,把第一臺壓面機的樣機擺在工學院的實驗室中,引導所有教習、匠工、學生拆解觀察齒輪的工作方式和傳動狀態,並且再次在科學院系統懸賞巨資組織一支隊伍開始研發第一臺車床。

後世的工業時代,小到門栓鐵鎖,大到衛星航母,都離不開螺桿和螺帽這兩種東西,更別說各種複雜的零件。

如果說齒輪是機器的靈魂,那麼螺桿和螺帽就是所有機器的骨骼,有了車床,才能車出螺紋,而能夠平滑而勻速執行的齒輪傳動才能夠製造出合格的螺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一旦有了螺桿和螺帽這種鉚合神器,精密的輕重工業才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因此對於車床的研發,陳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每天要在家熬夜備課,光是寫出來的講課稿和各種機械圖形稿都多達上百張。

對於陳旭首次提出的螺紋和螺桿的鉚合的過程和狀態,以及螺紋在各種機器甚至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前景,整個科學院再次被刺激的有些發狂,重金獎賞還在其次,主要的是有了這些東西,將來各種裝置都能夠非常方便的安裝和拆卸。

至少一旦研究成功,眼下遍佈全國到處奔跑的馬車製造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在陳旭懸賞之後,副院長張蒼再次當仁不讓的自告奮勇掛帥,召集科學院和實驗工廠一群對齒輪和機械有研究的匠工匠吏展開了公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旭眼下已經幾乎不再參與科學院各個部門的具體研發。

一是因為他當上左相之後公務繁忙,即便是每天上朝和去中書省巡查都要耗費足足半天時間,若是還有比較重要的事情,有時候幾乎要忙碌整整一天,這樣並沒有太多精力來具體指導。

二就是科學院經過近四年的籌備發展,陳旭該講的數學物理幾何知識基本上也陸陸續續講完了,而且許多匠工匠吏也都開始慢慢進入了這種科學研究的狀態,整個科學院系統的科學氛圍也比較濃厚,許多簡單的物理結構和研究已經不需要陳旭去事無鉅細的指導。

而最重要的是科技發展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只要培養出足夠多的科研人員,等積累到一個地步自然會開始蓬勃發展,而一臺壓面機的成功,幾乎可以看做是這個工業基礎的開端,以後齒輪會大量應用到各種研發之中。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