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中書省的所有事情都捋順之後,五月底,陳旭在朝堂向皇帝提請頒佈大秦未來第一個五年計劃。
該計劃內容有四條。
第一條:五年之內,將農桑稅賦降低至十稅一,以此激發農民種田養蠶的積極性,要讓全國百姓能夠真正勞有所獲從而吃飽穿暖。
第二條:五年之內要全國推廣鐵質農具,並且還有一個特殊的每戶一口鐵鍋的計劃,要讓家家戶戶都能吃上炒菜。
第三條:五年之內,要在全國每個郡城開辦一所大學,縣城開辦一所中學,鼓勵富裕鄉鎮和當地士紳開設小學或者私塾,以此在民間培養選拔大量讀書識字的文士進入學校系統學習之後充任郡縣鄉鎮底層官吏。
第四條:五年之內,所有郡城都必須開設一家綜合性的衛生院,從咸陽衛生院安排醫生護士和民間招募醫士加入其中開展門科齊全的內外科診室,特別是婦科要大力發展,而連帶還有一個十年的長遠規劃,將來要把新式的綜合性衛生院推廣到所有縣城,每個鄉鎮也要開設綜合性的診所。
對待這個新奇的五年計劃,第一條經過朝堂官員的熱烈爭吵之後最後還是達成協議,獲得皇帝許可開始推行,而第二條的鐵質農具和鐵鍋推行計劃,這部分需要朝廷和各地郡縣鄉鎮官倉進行補貼,但鑑於鋼鐵的產量比較巨大,最後還是獲得透過;衛生院的事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畢竟醫療設施齊全的衛生院對於保證人口增長非常重要;至於最後一條大規模的學校建設,朝堂爭吵的最厲害,這個投資雖然不算太大,但在法術政策根深蒂固的愚民政策影響下,文武百官和皇帝都不太支援,不過在陳旭的再三堅持之下,皇帝同意在一些郡縣鄉鎮進行試點推廣,五年之後看效果。
這個五年計劃透過之後,很快就透過諭令和大秦都市報登載通傳天下,民間頓時好評如潮,特別是對於農桑稅的改革得到了幾乎最底層平民百姓的熱烈擁護,無數百姓在家裡都供上陳旭的牌位焚香叩拜,許多地方的百姓還自發籌建太乙神廟供奉祭拜。
而陳旭也命令書局開始加緊審編修訂大學、中學、小學的教材,同時要求吏部儘快將先行建設學校的試點安排妥當,然後又命令工學院、農學院、衛生院、科學院、文學院這京師五大學院開始甄選教習和教授,一旦試點大學和中學開辦起來,立刻就要去新的學校上課,至於學校的規模和場地,這些不需要陳旭去操心,自然有六部的官員去協調負責,而且開辦規模也不需要多大,主要是以此推動國家教育開始發展,只要這個過程不間斷,十年二十年之後自然會看到效果。
大秦要想發展,基礎教育不可缺少,光靠咸陽不行,必須讓全國的郡縣鄉鎮都能行動起來才行。
而咸陽的幾所學院經過兩三年的時間也已經培養出來了一批差不多合格的教師隊伍,這些人充實到郡縣級別,幾年之後怎麼也能培養出來一些擁有科學知識的基層官吏。
而朝堂和陳旭的這些諭令和命令,無論大小都會透過驛卒和報紙很快傳遍天下,對於各地那些報國無門的百家門徒和文士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激勵,投身這些學校學習,將來也可以為官為吏。
時間如同流水一晃而過,忙忙碌碌之中從朝堂到民間幾乎都已經快要淡忘了李斯去世的事情,大秦已經迎來了清河侯執掌朝政大權的嶄新時代。
這日散朝之後,陳旭正準備乘車去報館。
吳中幾個商人和高堯合夥開設的製茶坊已經開業,今年開春之後製作了新茶開始上市,四月間安排商隊送來一車茶葉,陳旭品嚐之後發現品質非常不錯,比水氏茶莊的茶無論是質量還是味道都好不少,除開送人之外還弄了一些在清河商店售賣,不過名氣不大銷量很一般,因為一直忙忙碌碌,陳旭還沒來得及幫忙去推廣,今日想起來,他決定去報館安排幫忙打一個廣告,畢竟茶莊還有自己三成股份,算是一個很大的股東,該操心的事還是需要操心一下。
不過在陳旭剛剛上車準備離開之時,徐福急匆匆從後面追上來。
“侯爺等等!”
“原來是徐太醫,今日看起來氣色不錯啊!”陳旭笑著讓車伕停下來打招呼。
“侯爺,有一件事在福心中憋了很久,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告訴侯爺!”徐福拱手說。
“莫非是夫人生了別人的孩子?”陳旭開玩笑。
“侯爺莫鬧!”徐福臉皮抽抽幾下拉著陳旭的胳膊,“侯爺,此事或許非常重要!”
陳旭看著徐福凝重的臉色,四周看了一眼到處都是散朝離開的文武大臣點頭說:“徐太醫隨我去侯府!”
很快兩人一前一後坐車來到清河侯府,陳旭帶著徐福進入後院來到書房,侍女奉茶之後徐福親自把房間門關上之後這才坐下來。
看著徐福如此謹慎的樣子,陳旭心頭略微有些緊張,“徐太醫,書房很安全,你到底有何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徐福端著茶杯沉默片刻之後低聲說:“侯爺,或許趙高還活著!”
陳旭一愣,捧著茶杯呆了半晌開口:“這個訊息是從何處而來?”
“李斯臨終之時大喊一聲痛煞我也,趙高救我!”徐福看著陳旭說。
“還有這事?李斯去世都已經一個多月了,本侯怎麼從未聽人說起過?”陳旭臉色慢慢變得凝重起來。
“當日正是醜寅交錯之時,幾乎所有人都在迷糊打盹……”徐福把李斯去世時候的事情說了一遍。
“我聽聞李斯和趙高以前關係並不好,而趙高流徙蜀地而且被人襲殺的時間已經過去三年有餘,李斯臨死怎麼會突然喊趙高的名字,你莫非沒有聽岔?”陳旭疑惑的問。
徐福搖頭:“侯爺,福正值壯年,雖然李斯死的很突然,喊的聲音也很突然,但福當時卻很清醒正在看書,這一句話聽的清清楚楚,的確是喊的趙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