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人好~”
陳旭一身錦袍順著臺階大步而來,左右拱手和行禮的官員微笑打招呼,雖然整個朝堂之上他年歲最,只是十七歲一個臉色稚嫩的少年,但這大半年的侯爺當下來,修身養氣已經頗有風度,神態看起來非常有氣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入朝堂,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許多官員都對又是半個月沒來上朝的陳旭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和興趣,甚至連蒙毅都特意用眼神和他交流了一下,似乎對於陳旭終於決定要娶她的女兒回去糟蹋感到非常的滿意。
陳旭也只能露出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向這個流氓老丈茹頭致意。
李斯站在陳旭身後,眼觀鼻鼻觀心,臉色平靜淡然,看不出來喜怒哀樂,身後一群中書省的官員也都幾乎相同的神態,臉色嚴肅認真看不出來旦夕禍福。
不過今這滿朝文武,就是李斯和他身後這一群法家門徒才是陳旭最大的敵人。
卯時一刻,隨著謁者一聲悠長的通傳,秦始皇在一群宮人和內衛的護送下從後殿大步而出,在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恭迎陛下的呼聲中,秦始皇龍行虎步走到龍椅前面,眼神掃過整個大殿之後,專門對著陳旭微微點頭之後大袖一擺坐下:“諸位愛卿請坐!”
“謝陛下~”
稀里嘩啦一陣椅子玉佩碰撞的聲音之後,滿朝文武坐好,秦始皇先是轉頭看著陳旭微笑著:“今日愛卿上朝,是否有要事要奏?”
對於陳旭這種三打魚兩曬網的上朝模式,皇帝和滿朝文武大臣都非常熟悉了。
俗話無事不登三寶殿,陳旭一般不來上朝,但每次來必然就是有事情要奏報。
而且很多時候的奏報都很新鮮,他從不關心民生社稷和其他朝堂政務,只在科學院和工廠這一畝三分地上打轉,身為工部左中侯,但從來沒提議過一件和工部有關的奏摺。
前些因為蘇越女兒在學院打饒事情發生之後咸陽還沸沸揚揚的熱鬧過兩,但這個話題很快就消沉下去,因為無論是蘇越還是陳旭都沒有再對此事有任何表態。
加上咸陽民眾最近討論的話題太多了,渭河大橋每都在以不一樣的速度建造,公交公司的公交車也越來越多,水壩那個神奇的巨大水車帶動的大磨坊,依舊是這三件大事在左右咸陽民眾的話題,見面都討論,樂此不疲,即便是皇帝都無法免俗,最近三兩頭往城外跑,親自去看過磨坊兩次,渭河大橋已經看過三次了,每次看完都非常興奮,甚至還專門去乘坐過一次公交車體驗了一次普通民眾的感受,然後對公交車讚不絕口。
而這一切都是清河侯一手推動出現的。
這是一個神奇的少年,不負仙家弟子的稱號。
因此最近滿朝文武談論起陳旭的時候,越多越多的是尊重和謹慎,懷疑的聲音越來越。
“陛下,臣今日上朝,還是提請鬆解商律,給予商賈以平民待遇,讓農民匠工皆都自由經營,降低商稅刺激商賈的投資熱情,以此帶動我大秦百業發展,如今我大秦下安定,萬民皆都有了穩定的生活環境,正是大力發展工業農業商業和修養生息增長人口的最好時機,時不我待,臣不想大秦錯過這個大好機遇!”
“陛下,臣反對!”李斯身後中書丞站起來拱手行禮,“商律乃是國策,歷經百年來,我大秦皆都以農業為重,商賈不事生產投機漁利,若是鬆解商律,而且還允許匠農各自經營,必然會導致大量農田拋荒,一旦農夫不事耕種,必然導致糧食減產,沒有足夠的糧食,我大秦如何支撐如此大規模的馳道修建和兵卒役夫的口糧!”
“陛下,自從咸陽城延遲宵禁,並且允許平民自由售賣所得以來,咸陽城中商業逐漸繁榮,曲園雜舍和飲食商品皆都豐富了許多,但城外糧田也都耕作有序,就算是關中入秋之後連續乾旱,但從得到的各縣通報的文書來看,今年關中並不會減產太多,因此臣認為清河侯的提議很有道理,鬆解商律有助於百業發展,並不會造成糧食減產。”工部右中丞站出來為同屬工部的陳旭打氣助威。
“陛下,金布律有規定物價之令,如若廢止,豈非物價混亂?而且廢止律令,商賈所售必然布不盈匹,糧不盈鬥,以次充好貨損不一,必然亂市而行,臣恐會引起民間惡亂,非良策也!”這次李斯身後站出來一個更加重量級的中書令,官階二品。
果然中書令這句話一出,朝堂之上一陣安靜,就連準備繼續站出來為陳旭頂貼的工部令宰紘都猶豫了一下之後沒有動作。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