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蒙毅還是面無表情。
陳旭也懶得繼續和這個老流氓打嘴炮了,於是拱手:“是關於趙高之事,其後必然有些內幕,蒙大人可曾知曉?”
蒙毅端起茶杯:“其中自然有內幕,老夫也略微知曉一些,聽聞是陛下召見建成侯趙亥和昌武侯趙成等皇室族親討論過,然後借太卜之言減釋趙高的罪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旭捏著茶杯許久之後苦笑搖頭:“趙高如此重罪,但陛下竟然還不殺他,如此下去只會令滿朝文武心寒,非是明君所為,此乃取禍之道也!”
蒙毅許久沒有話,悶頭喝了幾口茶之後長嘆一口氣:“陛下心思難以揣摩,老夫也本以為可以一舉成功,可惜……我們還是低估了趙高在朝中的人脈,十多年下來,趙高已在朝堂之上根植無數黨羽,與皇室也盤根錯節的牽連在一起,你要知道,趙高擔任九卿太僕之時,老夫還只是一個校尉而已,他擔任中車府令之時,老夫才成為御史中丞,要不是因為八年前那場變故,老夫又何必趟這趟渾水,對付皇族之人,是我們外族官員的禁忌,因為處置任何一個皇族之人,都可能讓其他皇族感到驚恐,更別是殺死,你可知當初商鞅為何會被車裂?就是因為他太重刑法不尊皇族,割掉了公子虔的鼻子,於是秦孝公亡故,公子虔立刻汙商鞅謀反,而所有皇族皆都同意和支援公子虔的舉動,商鞅眾叛親離倉促反抗,但很快就被殺死然後車裂棄蝨…”
蒙毅道這裡沉默了許久之後才接著:“所以在處置趙高之事上,皇族其實是在抱團取暖,不願因我們這些外臣把重刑施加到皇族身上,又一次必然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是他們最為恐懼的,還有就是上次的事我們策劃的太完備了,完備的沒有絲毫瑕疵和餘地,當朝抓捕二品三品四品官員十多人,這必然引起皇帝的猜疑和警覺……”
陳旭呆呆的愣了半晌也才跟著苦笑搖頭。
蒙毅的話的很明白,所謂過猶不及,那次在朝堂之上藉助趙柘之事如同疾風暴雨一般將趙高連同黨羽摧枯拉朽的全部踩翻,當時處理的太快太迅速,不僅滿朝文武都被打懵了頭,連皇帝都不得不被迫表態要嚴懲趙高,暴怒之下車裂夷三族等重罪悉數加之,正是這種太過完備絲毫沒有給皇帝餘地的操作,使得皇帝在事後肯定會對蒙毅操作的這件事會有所顧忌,因為蒙毅所有的調查他絲毫都不知曉,這是君臣之間互不信任的表現。
秦始皇即便是能夠理解蒙毅的做法,但並不表示他喜歡最器重的臣子揹著自己這樣操作。
更何況那一件事還牽扯出王翦這位帝國軍神。
也就是,這是幾位他最為倚仗的外臣聯合起來一次有預謀的針對皇族的舉動。
王翦雖然上朝只了一件事,似乎在那件事中也並非舉足輕重,但王翦的身份卻是最讓人忌憚的。
王翦隱退不理任何朝堂政務,但因為王青袖的事又不得不出頭指證趙高。
無論趙高有大的罪多該死,但外臣聯合起來針對皇族甚至逼迫皇帝,這必然引起所有皇族的不安。
一個習慣於控制一切的帝王,突然間發現許多事情自己已經失去了控制力量,這必然會感到非常憋屈和憤怒。
因此趙高即便是萬劫不復的死罪,秦始皇還是要用自己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憤怒,那就是無論任何人如何操作,所有饒生死還是操縱在他的手中,趙高的生或死就在他的一念之間。
除去趙高的死罪,只是皇帝昭示外臣的一個態度而已。
“趙高不死,老夫寢食難安,但弄死趙高,必然會讓陛下猜疑老夫,這是老夫自擔任御史大夫以來最為艱難的一次選擇,趙高這次流徙蜀地,就是弄死他的最好時機,清河侯是如何安排的?”蒙毅轉頭看著陳旭問。
“當日朝議之後我便把此事通知了商騏和馬騰,同時也暗中派遣家僕跟隨去蜀地,不過眼下還沒有任何訊息傳回來!”陳旭回答。
“其實到了這個結局,趙高基本上是沒有了任何翻身的餘地,他死或者不死已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件事?”蒙毅點頭。
“何事?”陳旭疑惑的問。
“清河侯打算何時迎娶女婉兒?”
“咳咳……咳咳……”
陳旭一口茶水直接從鼻孔噴了出來,眼淚鼻涕都出來了。
你們一家人一定跟老子有仇,每次在喝茶的時候都會突然來一句這麼刺激的話題。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