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拿破崙率領數十萬大軍攻入俄國之後遭遇惡劣的嚴寒被活活凍死,其罪魁禍首就是軍服上用美麗的錫製作的紐扣,因為錫紐扣在極低溫度下都化作了粉末,軍服無法扣上禦寒,撤退之中六十萬大軍只剩下一萬返回法國本土,其他的都凍死在撤回的途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採用如今冶煉技術最為發達的青銅就成了陳旭鑄造活字的首選材料,首先是如今銅礦都陸續被收歸國有,民間的青銅製品在接下來的數年都會被鋼鐵製品置換代替,青銅將很快從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退出,銅除開鑄錢之外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富裕,眼下比鋼鐵要多的多,遠比重新冶煉一種效能不穩定的其他合金來的更加方便。
因為副院長張蒼如今每帶著一群科學院的匠工匠吏整泡在陳旭的清河別院中設計安裝製造自來水系統,科學院最近安靜多了,人也少了許多,陳旭在科學院轉了一圈,發現唯一還在開工的就是玻璃研究室。
幾個月過去,湯廷帶著三個幫工不斷的改進玻璃的製造工藝,融化冶煉的各種物質上百種,製造出來的亂七八糟的玻璃狀器物成堆成堆的就胡亂堆放在工棚裡面。
眼下正是盛夏最為酷熱的時候,一走進玻璃研究室的房間,陳旭就感覺一股令人無法呼吸的熱浪撲面而來,湯廷和三個幫工皆都穿著粗麻罩衣帶著牛皮手套正圍著熔煉爐忙活,風箱拉扯的呼呼啦啦,煤爐裡面火焰通紅,四個人渾身皆都渾身汗透,如同水裡面撈出來的一樣。
“嘩啦~”陳旭行走之間,一不心踢翻一堆玻璃製品,瞬間稀里嘩啦散落一地。
“侯爺!”響聲驚動了湯廷和三個幫工,回頭看見陳旭趕緊跑上來拱手行禮。
“這麼熱的,這三不是通知所有實驗室放假的麼?”陳旭皺著眉頭。
“嘿嘿,放假也沒啥事兒幹,還不如來研究玻璃,侯爺來看,最近我們燒製出來的玻璃好多了,幾乎沒有什麼氣泡!”湯廷拿起一塊散發著濃郁酸味的麻布擦著滿臉的汗水笑著。
工作臺上,擺放著許多玻璃製品,有盤碗杯碟和一些其他稀奇古怪形狀的器物,這些東西淺綠淺藍顏色不一,質地透明,陳旭挨著拿起每一樣仔細觀看,發現裡面氣泡果然少了許多,如果要求不高的話,這種透明度用來製作日常生活中的器物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製造玻璃陳旭是不可能會的,他只知道玻璃的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矽或者矽酸鹽,而矽酸鹽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沙子、石英石、水晶石、水晶礦等透明度較高的物質大多都可以用來熔鍊成玻璃。
上次為了製造望遠鏡,湯廷把陳旭的一塊水晶石融化了,也成功的澆築出來幾塊合格的透鏡,陳旭讓幾個侍女足足連續打磨了半個月,最後做出來兩支單筒的望遠鏡,效果還不錯,氣晴朗的話能夠看到七八里外的人,甚至還能看清楚動作,也就是差不多七八倍的效果,不過還一直藏在家裡,因為水晶是一種難得的寶石,一旦秦始皇知道水晶可以製作出來這種千里鏡,恐怕就會要人滿世界去尋找水晶石,在這個蠻荒的時代,必然又會有無數人因為這個命令喪生在荒郊野外狼蟲虎豹的口鄭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工藝的問題。
採用澆築法制造的鏡片有一種輕微的毛玻璃效果,需要用瓷漿和麂皮反覆打磨拋光才能達到完全清晰透明的效果,不然看近處問題不大,看遠處就是一片模糊,而送給水輕柔的那面水晶玻璃的鏡子,陳旭也親手打磨了十多個晚上才最終達到纖毫畢現的效果。
所以沒有更先進的玻璃製造方法和切割打磨工具之前,要大量生產達到光學玻璃效果的玻璃製品還是很困難的。
但看完工作臺上的這些最新的玻璃製品,陳旭覺得民用級別的玻璃工藝已經完全成熟了。
民用級別,也就是做個玻璃窗戶,做一些杯碗盞碟,做一些燈罩或者飾品等,質量要求不高,而且用玻璃製造的器物晶瑩剔透,對於這些原始的古代人來,比瓷器絲綢甚至黃金的誘惑力更大。
聽最早歐洲冉達美洲的時候,就用根本就不值錢的玻璃製品向當地的土著人換走了大量的黃金珠寶。
因此一旦玻璃廠開起來,陳旭相信自己也能用玻璃換到大量的黃金珠寶,然後還可以透過商隊運送到西域甚至中亞西亞或者歐洲,換回更多的黃金珠寶。
一個玻璃瓶子,怎麼也得換半斤黃金吧,一面玻璃鏡子至少都要一斤黃金,不然心理上就要虧本。
陳旭微微的想了一下,腦海中就有一個人開始流口水,止都止不住。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