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的渭河邊上,就在當初陳旭試驗手雷的地方,如今已經修建起來一座不的太乙神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塊近三丈高的黑『色』玄武岩石碑就立在聖廟進門的中央,神碑下方的石臺上擺滿了香爐,裡面『插』著粗細不同的香燭嫋嫋散發著煙霧,整個聖廟內飄『蕩』著一股濃濃的香火味道,隨著河風的吹拂,數里之外都能聞到。
咸陽城本來也有幾座神廟,但供奉的都是春夏秋冬四神和其他比如雨神、河神、灶神、門神、井神等一些稀奇古怪的神仙,這些神仙在道教還沒興起之前,都還是比較原始的神仙品種,也沒一個統一的標準和稱呼,也沒有一個體系,什麼太上三清以及其他的大神基本上都還沒出現,因此老百姓祭拜的也很盲目,反正和後世一樣,心誠則靈,按照四時節氣去各個神廟向供奉的神仙磕頭祭拜一下,保佑自己家宅平安衣食無憂,就是最美好的景願。
而太乙,又稱東皇太乙,又作太一或者泰一,反正這個稱呼比較混『亂』。
莊子在闡述老子關於道的本質和由來的時候:“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
因此太一本來指的是宇宙,無質也無形。
但後來楚人賦予了太一一個確切的神人形象開始祭拜,因為秦楚兩國的關係一直很複雜,皇室和貴族之間的通婚也比較多,由此秦國也陸續開始供奉太一,因此太一逐步被視為正神,民間參拜祭奠的也比較多。
自從始皇巡遊東南之時宛城落下太乙神雷現出太乙神碑,南陽人為了祭拜神碑而在宛城之中修建了一個巨大的太乙神廟。
然後盛傳為仙家弟子的陳旭西來咸陽,在咸陽城東外的渭河邊施展太乙神雷仙術炸出七個大坑,因此咸陽人也不甘示弱,不僅修建了護堤將七個坑保護起來,還立下一塊玄武石碑,而隨著時間推移,無數商賈貴族出錢以石碑和七個石坑為中心,又陸續修建起來一個佔地足有十多畝的神廟,供奉的就是太乙仙尊。
而太乙神廟也成為了咸陽城東門外最為熱鬧的地方,除開百家方士和公卿富豪之外,販夫走卒普通百姓也都喜歡來這裡誠心祭拜,有求平安的,有求氣閱,有求子求老婆的,還有求升官發財甚至求治療不孕不育的。
在所有人心中,既然是神仙,自然什麼都應該會,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雖然求的人這麼多神仙這麼忙,但萬一運氣好神仙瞅了自己一眼豈不是大發了,因此這個太乙神廟自從修好之後每都是香火鼎盛人流不息,各種魚龍混雜的人混跡其鄭
陳旭等冉來的時候,太乙神廟附近已經非常熱鬧了。
騎馬坐車有身份的體面人,挑擔揹筐的普通百姓,又黑又瘦衣不蔽體的貧苦農夫,賣燒烤的,賣烤螃蟹的,賣煎餅果子的,反正各種口音的喧譁之聲此起彼伏,如果不是衣服看起來都簡單而古樸,陳旭一定認為自己是走到了那個旅遊區,而身邊這些人全都旅遊區化妝的工作人員和遊客。
找個僻靜的地方下馬,自然有安排好的禁軍前來接應,英布也是穿著一身半舊的粗布麻衣,挑著一副擔子戴著一個破斗笠迎上來準備行禮,卻被陳旭抬手攔住了。
“勿用行禮,免得被人看出來!”
“喏!”英布瞬間領悟,然後不動聲『色』的將斗笠微微掀開一下低聲:“侯爺,五十名禁軍已經全部化妝分佈在神廟內外,等會兒夫冉了,無論任何人和她接觸話,都會被盯上,等其離開自然也會追查到落腳之處!”
“嗯,那就好,你繼續安排,我們先四處逛一下!”陳旭擺手打發英布離開,然後和虞無涯等人裝作普通前來遊玩上香的遊人,混雜在人群之中在神廟四周觀察了一圈,然後施施然步入神廟之鄭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