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皇帝和滿朝文武就是圍繞著貨幣改革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討論,半個時辰之後,朝議時間過半,各項措施和法令也大致有了眉目,只等三省六部各自返回自己的府衙進行更加細緻和量化,最後形成可以推行的法令和政策。
當然,這些和陳旭都是沒有關係的,他只負責提出改革,只要皇帝同意就行了,這是一箇中央集權的的封建帝制時代,秦大大說要改,下面的人就必須完成這個任務,完不成的都可以去邊荒種田去了。
而且有陳旭寫的貨幣論作為總綱,也已經得到了皇帝和兩位丞相的認可,這項改革是不會偏離陳旭設想太遠的。
“貨幣改革乃是利國利民之重大舉措,必須敦促全國郡縣官吏嚴格遵照執行,膽敢推脫懈怠者嚴懲不貸,此事三省六部統一協調,少府令何在?”討論完畢後秦始皇開始發號施令。
“臣在!”少府令趙威趕緊站了起來。
“單獨組建貨幣署,置貨幣丞一人,官職三品,下屬置冶銅、鑄錢二衙,負責統籌管理天下冶銅和鑄錢事務,署衙籌備完畢,由吏部擬定官員報奏!”
“喏~”
“戶部令何在?”
“臣在!”戶部令高騰站起來。
“戶部單獨組建幣監署,置監丞一人,官職三品,負責監管天下錢莊和錢幣流通,人員由吏部擬定報奏!”
“喏!”高騰行禮坐下。
“從今日始,嚴格管理天下錢莊,沒有幣監署同意民間不得私自開設錢莊,各郡也都必須安排監吏嚴格監督,但監吏不得無故插手錢莊的運營,同時通告錢莊經營者,一旦發現任何不軌跡象的存兌必須稟報監吏,如有通匪謀逆者必須嚴懲不貸!”
“喏~”滿朝文武皆都齊聲應諾。
秦始皇的這一番安排,其實也都在陳旭的貨幣論中提到,分置署衙收歸冶銅鑄錢和監管,這是必然之事,而且將鑄錢的權利交給少府,也是為了讓皇權更加穩固,如果皇帝連鑄幣都無法掌控,貨幣改革必然會非常混亂,後世的漢朝就是因為允許民間私造錢幣,國內錢幣制式混亂,而且都被鉅商壟斷掌控,導致通貨膨脹非常嚴重,皇權地位受到極大的威脅,直到後來強制鹽鐵專營之後這個情況才慢慢得到改善。
因此陳旭的頂層設計直接就將冶銅和鑄錢收歸國有,而且明確要頒佈法令禁制民間冶銅和鑄錢,這也就進一步的掐斷了私自鑄錢的可能。
“諸位愛卿是否還有奏報?如若沒有就散朝吧!”這件事處理完畢,秦始皇神情也平靜下來。
“清河侯,要散朝了,您這麼多奏章該如何處置?”李斯小聲提醒。
“陛下,臣還有奏!”陳旭點點頭站起來拱手行禮。
“清河侯請講!”秦始皇點頭。
“陛下,昨日臣辦的報紙您已經看過,今日臣特地帶來一些,想散發給諸位大人觀看,然後商討一下這種報紙的推行和監管?”
“報紙,何物?”
這又是一個新生事物,聽起來莫名其妙,包括李斯馮去疾在內,滿朝文武又被陳旭提出來的這個新名詞弄的滿頭霧水。
“呵呵,清河侯想的周到,昨日那份報紙朕回宮之後看了數遍猶覺意猶未盡,後宮幾位皇妃看過之後也大加讚賞認為生動有趣,實乃消遣良物,此事本來無需朝堂議論清河侯自行印製發售即可,既然已經帶來了,可以通傳諸位愛卿觀賞!”秦始皇捻鬚微笑著說。
報紙作為一個掌控輿論的重要工具,秦始皇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厲害,但滿朝文武中諸子百家的信徒都有,各自秉承的治國理念也千奇百怪,因此報紙這種東西被人熟悉之後,自然知道在上面登載內容可以很快而且很廣泛的傳遍天下,那種影響力絕對會讓人瞠目結舌,因此陳旭需要將報紙的發行權徹底掌控,和鑄錢一樣,不能允許民間私自發行報紙,不然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各種小報如果亂髮的話,大秦必然更加混亂,陳旭需要提前將這條渠道提前堵死,言論自由也是需要規範和引導的,前提必須是愛帝國愛皇帝,不愛的人不允許在報紙上說話。
因此陳旭今日的目的,就是再推行一條新聞出版法。
在幾個謁者的幫助下,還帶著淡淡墨香的兩百份報紙很快被散發到滿朝文武的手中,趁著散發報紙的同時,陳旭也順便將報紙的編輯和發行方式簡單的介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