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不急!”陳旭笑著點頭。
“清河侯留步,告辭!”蒙毅臉皮輕輕的抽抽了幾下,帶著幾個護衛策馬揚鞭往咸陽北門而去。
今天陳旭請的這頓飯,可以說吃的蒙毅是心情大起大落,露大白腿的嬌俏小茶娘沒討到,倒是討到一份要命的差事,而且還個差事他還不能拒絕。
看過商塗的口供,又去面見商騏詢問對質,蒙毅已經絲毫就不懷疑陳旭在餐桌上說的那些話。
趙高竟然也是墨徒,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趙高的來歷蒙毅非常清楚,雖然也是皇族出生,但那已經是三代秦王之前的身份了,其母被廢為賤奴,趙高因此出生就是奴籍,但秦始皇親政之後不太相信外人,聽聞趙高為人勤奮,而且精通律法,於是將其身份恢復為皇族,在宗正府備案,並且先後讓其擔任太僕和郎中令等九卿職務,最後還提拔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詔令和玉璽,但就是在當中車府令的時候,趙高竟然私自矯詔蓋上皇帝大印在一個偏遠之地給自己封了三千戶食邑,此事暴露之後秦始皇大怒,將其打入廷尉府大牢,並且讓蒙毅審訊處置,於是蒙毅根據律令判決斬首,不過在行刑之前趙高苦苦哀求,秦始皇又一時心軟將其死罪赦免,官復原職。
就是因為大boss秦始皇亂丟復活卷軸,導致趙高逃脫一死,不光將蒙毅恨之入骨,更是最後將秦始皇子孫後代全部害死,成為了大秦垮塌的罪魁禍首。
而《戰國策》的編者劉向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秦信同姓即宗室,這裡指趙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國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於行法,不在於信同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秦始皇太過於相信趙高這些皇室宗族而忽略了真正的法治,只是把律法施加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而沒有真正的依法治國,這才導致身死國亡,要是當初趙高犯罪被蒙毅砍了,就不會出現後來發生的事情了。
後面發生的是陳旭知道,但蒙毅不知道,但這並不妨礙陳旭用來嚇唬蒙毅。
其實也不算是嚇唬,而是擺事實講道理,用大資料來分析趙高的人生軌跡和歷史走向。
而蒙毅自然也知道陳旭說的肯定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但根據他對於趙高的瞭解,對於兩人之間化解不開的仇恨來說,陳旭所說的事情幾乎就是板上釘釘水到渠成的事。
只要趙高的計策成功,蒙氏必然全族遭難。
而對於蒙毅這種深耕朝堂數代,位居上卿老謀深算的人來說,在趙高死和自己死之間絕對頭腦非常清新,決計不會按錯鍵。
因此不管是陳旭利用他也好,還是他為了蒙氏三族的性命也好,必須接下陳旭丟出來的這個燙手山芋,無論再難吃也得閉著眼咬著牙啃下去。
因為陳旭說的不錯。
陳旭是仙家弟子,只要趙高一天沒有證據證明陳旭是個冒牌貨,就必然要隱忍下去,而這個身份皇帝應該最清楚,不然的話就不會有如今陳旭在朝堂在咸陽的超然地位,因此蒙毅自然也很相信陳旭就是仙家弟子,而神仙的弟子就算是一坨屎,凡人也得供起來膜拜,好從上面吸收一點兒仙氣,因此即便是趙高謀逆成功,陳旭也最多就是離開咸陽,然後往伏牛山中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不會有絲毫的損失和性命危險,但蒙氏就不一樣,家大業大而且都是凡夫俗子,趙高殺起來是不會有半分的心理負擔的,一刀一個而且還樂此不疲。
看著蒙毅很快就消失在青麥起伏的農田和樹林之中,陳旭終於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這個燙手的大山芋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下家接手。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