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來到皇宮的時候,午朝剛散,文武百官此時剛從朝議大殿出來,看見陳旭隨著內侍前來,所有人都面帶微笑的拱手行禮打招呼。
“諸位大人好!”陳旭也一直不停的拱手行禮,除開李斯趙高等幾個之外,九卿陳旭都還認不全,其他級別低一些的官員更加不認識了,只能胡亂的挨著打招呼。
進入皇宮之後,內侍直接將他帶入了紫宸殿,剛剛散朝的秦始皇連朝服都還沒換,得到訊息之後正在等他。
“陛下恕罪,臣去了城外的工地剛剛回來!”陳旭進殿之後恭恭敬敬的給秦始皇行禮。
“清河侯無需多禮!快請坐!”秦始皇微笑著擺手,吩咐宮人上茶,落座之後秦始皇才說:“聽聞清河侯需要的煤鐵礦石今日已經運到工地,朕也聽人奏報工地上有濃煙升起,所以朕迫不及待的請清河侯來問問情形!”
“回陛下,臣根據天工開物上的記載改良了鍊鐵之法,應該很快就能煉製出一種鋼鐵,可以用來鍛造出鋒利堅韌的武器,而且還改良了馬具,只要全套配備齊全,我大秦將士將可以完全捨棄戰車,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就能成為以一當十的超級馬卒,陛下橫掃西北匈奴和胡人指日可待也!”
“此話當真?”秦始皇激動的站了起來。
“臣不敢欺瞞陛下,其實煉製鋼鐵的方法我在清河鎮便已經試驗成功,只不過要大規模推廣還需要更多熟練的工匠,因此城外的冶煉坊主要用來培養新式鍊鋼工匠,而改良的馬具也已經成功,兩三日之後就能夠製作出來,到時候請陛下一觀便知!”
“哈哈,好,好!”秦始皇暢快的撫掌大笑,興奮之後臉色變得有些凝重的說:“清河侯,當初我託上將軍去清河鎮問你征服嶺南百越之地的計策,你給出了上中下三策,不止清河侯是否還記得?”
“回陛下,臣自然還記得!”陳旭站起來躬身回答。
“清河侯當初給出的上策就是先驅逐匈奴再平定嶺南,這與朕之前的想法恰好相反,而今天你又改良馬具,言稱能讓我大秦馬卒以一當十,莫非是清河侯故意為之?這其中的緣由可否詳細說與朕聽聽?”秦始皇說完之後坐下來,靜靜的看著陳旭。
“本來此事我打算在鋼鐵兵器和馬具改良完成之後就向陛下上奏的,既然陛下今日問起,臣不敢隱瞞,不錯,臣就是希望陛下能夠先北後南,掃平匈奴之後再慢慢平定南方,從戰略上來分析,南方多山多水多雨,山高林密氣候炎熱潮溼,毒障和蛇蟻蟲獸密佈,物產不豐,加之百越皆都是野蠻土著不服王化,即便是強行征討下來,於我大秦並無太多益處,反而會消耗大量的兵將鎮壓,如今北方屯兵三十萬防禦匈奴,同時還有六國的百萬降卒,這個巨大的消耗完全就是一個無底洞,每年都會往裡面填無數糧食和物資,如若南方也陷入這種境地,我大秦根本無法支撐這兩線作戰的消耗,陛下此次巡遊東南,南陽諸郡和大江大河沿岸皆都是我大秦主要的糧食產區,但一路陛下所見,我大秦百姓皆都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一旦開戰,勢必需要徵調大量的民夫參加運送糧草和物質,地便沒人耕種,接下來導致的就是糧食產量銳減,嶺南之戰如果一旦開始,三年之內絕對無法完成,而三年拖延下來,陛下可以想象其中的後果。”
秦始皇聽完之後默不作聲,房間裡靜的只能聽見兩人的呼吸聲。
“陛下,非是臣惡意猜測,我想眼下大秦看似安穩,但實際上人心惶恐,六國貴族和遺老遺少都希望看到陛下陷入這種兩線作戰的亂局之中,而且他們也希望這一仗拖的越久越好!”
秦始皇的臉皮輕輕的抖了一下,陳旭的話顯然戳到了他的痛處。
“百越之地實際上對於大秦來說,猶若雞肋一般!”陳旭接著說。
“雞肋?何解?”秦始皇楞了一下問。
“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陳旭拱手。
秦始皇默默思忖許久之後點頭:“不錯,嶺南實際猶若雞肋,朕棄之不捨,但又略有猶豫,朕也知道嶺南難取,所以一直還並未下定決心,上次巡遊東南之際,朕去了五嶺之地視察,詳細詢問了戍邊將士和斥候,但朕歸來之後仍舊心有猶豫,清河侯方才所說,正是朕難以下決心的原因,嶺南之地,難取亦難捨,不然朕當初也不會讓上將軍去清河鎮詢問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陛下也覺得難以取捨,又何必孜孜以求取捨,不若先將其放在一邊,等時機成熟之後慢慢商討對策,嶺南越族混雜,而且野蠻並不團結,即便是放在那裡,也不會對我大秦有太多影響,越族絕對不會凝聚一團集結大軍來攻擊我大秦,相反,西北的匈奴和胡人才是我們中原的生死大敵,無論是當初的燕趙,還是如今的大秦,一直都被其不斷襲擾,因此數百年來都在不斷修建城牆試圖將匈奴南下之路擋住,而實際上最好的防守乃是進攻,只有畢其功於一役,一鼓作氣徹底掃平匈奴,才能徹底平息北方之患,因此臣認為,與其耗費時間和兵力平定南方並無威脅的百越,還不如養精蓄銳一鼓而定北方,北方一旦平靜,南方猶若囊中取物,只看陛下什麼時候想取而已!”
“何況河南河北之地水草豐足,匈奴在此放牧數百年,即便是強取下來,也會得到數以十萬計百萬計的牛羊馬匹,這些牲畜剛好是我大秦稀缺之物,羊毛可以織衣,牛馬可以耕種,一旦數以百十萬計的牛馬分配到我大秦主要產糧區,加上深耕精作的耕種之法,兩三年之後,我大秦的糧食便可以翻上數倍,全國百姓衣食豐足,自然人心安定,六國餘孽之禍慢慢自會消弭無形。”
秦始皇點點頭:“清河侯之言朕也認同,不過朕還是想看過清河侯改良的馬具和兵器之後再做打算,匈奴之禍在於其遊移不定,想一鼓作氣擊潰其主力非常困難,這也是朕一直想先取南越再平定北方的緣由!”
“陛下放心,您見過之後必不會失望!”陳旭臉上露出笑容,“過幾日準備好之後,臣請陛下親自去城外驗看改良的成果。”
“好,朕便等待清河侯的好訊息!”秦始皇臉上也露出暢快的笑容。
從皇宮出來,陳旭頗有些興奮。
只要能夠改變秦始皇先攻打嶺南的計劃,可以說歷史就已經扭曲了一大半,在沒有馬鐙的年代,騎兵的作用主要是用射箭來襲擾敵人,謂之騎射,根本就不能手持兵器近身戰鬥,因為很容易就會被撞下馬背,而有了馬鐙馬鞍這種可以借力的馬具,一個馬卒的戰鬥力完全可以發揮出來,加上有了長槍和馬刀這種進攻的利器,以一當十並不是奢望。
想象一下,一個奔跑中都要用全身之力夾住馬肚子趴在馬背上的人面對一個可以雙腳借力雙手完全釋放的對手,完全就像一頭野豬衝進羊群之中,犁田一樣可以一路拱翻過去。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