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後世一種很常見的家常小菜,只要溫度合適,五六天時間就能吃到。
到廚房後,陳旭叫廚工把提前買回來用溫水泡了一天的黃豆和菉豆注一下,菉豆就是綠豆,秦漢時期統稱為菽)瀝乾備用,準備好的兩口大缸也洗刷乾淨,缸底放上幾塊石磚,然後石磚上再放置一個竹子編的竹簸箕,簸箕上鋪一塊粗麻布,然後把瀝乾的黃豆和綠豆分別倒在竹簸箕上攤勻,並且用溼麻布蓋上,表面再壓上一塊木板,最後把陶缸蓋上蓋子讓人搬到靠近火炕的火灶旁邊放好。
生豆芽非常簡單,陳旭小時候見老媽做過無數次,但其中卻有幾個小竅門,一是要用不透光的容器,這樣長出來的豆芽才是白色的,葉子不會變綠。
二是要保證透水性,豆芽每天都要澆兩到三遍水,但豆子又不能被水泡住,不然豆芽長出來之後很容易爛掉,因此不能直接放在缸底,如果要放在缸底也可以,缸底必須漏水才行。
三是要保證豆芽生長的溫度,眼下是冬天,不過好在如今家大業大,清河侯府已經有上百人,暖炕一天到晚都燒著,雖然耗費了大量的柴草,但陳旭錢多的花不完,自然承受得起,即便是家僕的房間也都有暖爐和暖炕,足夠保證豆芽的生長溫度。
最後就是豆芽上要壓一件比較重的東西,這樣長出來的豆芽才會比較整齊也比較直,當然不壓也可以,最後長的豆芽都是彎曲的,吃起來沒問題,只是不好看而已。
“這些豆子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要澆透!但也別澆的太多,不能讓水浸到豆子。”等一切弄完之後,陳旭叮囑廚房的幫工。
“侯爺放心!”幾個幫工連連點頭。
“你們幾個看清楚沒有?”陳旭問幾個廚工。
“看清楚了,侯爺!”一群廚工也趕緊點頭。
“那就好,就照這個方法多做一些,如今寒冬沒太多新鮮菜蔬,多吃點兒豆芽對身體有好處,等長出豆芽之後,清炒涼拌都可以,府上無論侍衛僕從每隔兩三天必須吃一頓!”
“是,侯爺!”
“對了,我前幾天做的豆腐怎麼樣了?”陳旭轉身往廚房旁邊的房間一邊走邊問。
“侯爺,那豆腐已經壞了,表面已經長出來一層粘液和白毛,那個味道……”一個廚工跟在身後欲言又止。
“很難聞是不是?”陳旭笑著說。
“是,非常難聞,滿屋子一股臭味,如同進了茅廁!”
“哈哈,那就對了,我要的就是這個味兒!”陳旭高興的哈哈大笑。
要做豆腐乳,不臭怎麼行,越臭證明黴菌長的越好,到時候做出來的腐乳才會越香!
豆腐乳就饅頭,再有一碗小米粥,在加一碟酸辣爽口的蘿蔔乾,以後早飯就很方便了。
當然還可以炸油條配甜豆漿,也是早餐的很好選擇。
果然,房間裡不太透風,雖然是寒冬時節,但因為裡面堆放的米麵油糧和各種菜品太多,房間裡溫度比外面高十多度,開啟門就一股混雜著這各種味道的熱氣撲面而來,其中有一種味道特別重,燻的陳旭差點兒一頭杵到門框上。
陳旭捂著鼻子退到門外等了一會兒,等房間裡的味道稍微減弱一些之後走進去。
一個木架上擺放著幾個竹簸箕,揭開蓋在上面的麻布,果然看到裡面的切成小塊整齊擺放在粟草上的豆腐塊都已經長出厚厚的白黴,散發出極其濃郁的味道,但陳旭是不認為這個味道和茅廁很相似的,因為這完全兩種不同的味道,這東西能吃,屎……不能吃!
這種毛豆腐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做成豆腐乳,一種是做成油炸臭豆腐。
臭豆腐陳旭並沒有做過,但並不妨礙他做出來,因為這東西在後世的中國南北都有,地地道道就是一種家常小吃,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做成了特色小吃,一些風景秀麗的旅遊區,到處都飄蕩著一股濃濃的油炸臭豆腐的味道。
眼下毛豆腐已經成功,接下來自然就是兩種都要做出來嚐嚐。
吩咐幾個幫工把臭豆腐都端到廚房去,一路經過,所有幫工和侍女僕人都捂著鼻子,滿臉驚奇卻又不敢開口問。
“我要的瓦罐買回來沒有?”陳旭把所有毛豆腐都挨著檢查了一遍,把其中一些長出黑黴的豆腐挑出來扔掉之後問。
“侯爺,已經買回來了,都清洗乾淨就了。”一個幫工趕緊去抱來幾個瓦罐。
“我要的作料做好沒有?”陳旭又問旁邊的一個廚工。
“回侯爺,已經做好了!”一個廚工趕緊拿出來一個小罐子,裡面有大半罐子粉末,散發著花椒芥末和其他香料的刺激性味道。
這些粉末裡面放了小茴香、乾薑、花椒、芥末和少量的紫蘇葉,研磨成粉,是用來製作豆腐乳的,其實做豆腐乳最好是紅辣椒粉,不過眼下辣椒還在南美洲,要吃到嘴……陳旭很惆悵的嘴角抽抽了幾下。
看來自己的步伐還得加快點兒,不然到掛的那一天還見不到辣椒的影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既然一切都準備齊全,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快當了,將毛豆腐沾上一些鹽末,在磨好的香料裡面輕輕滾一下均勻的沾上一層香料粉末,然後擺放到小瓦罐裡面,裝滿一罐之後澆進去一些清河佳釀,然後密封起來。
弄了幾罐之後,還剩下一些陳旭打算做一道油炸臭豆腐。
在鐵鍋裡面倒入一些清河茶油,燒到八分熱,然後把幾塊毛豆腐丟到油鍋裡面,伴隨著撲撲啦啦的響聲,頓時一股極其濃烈的臭味在整個廚房瀰漫開來,所有的廚工幫工和看稀奇的僕人侍女全都捂著鼻子逃出了房間,虞無涯屏住呼吸堅持了三分鐘之後也奪門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