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吃相 > 第319章 一份敬畏

第319章 一份敬畏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大明之東山再起 崛起1639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雍涼風雲 穿越清朝當康熙 重灌軍火商 女帝的內閣首輔 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 唐之楚 帝國吃相

陳旭讓人去把鐵匠鋪經常拉貨的一匹駑馬牽過來,果然如同麻桿所說,馬匹走起來並無大礙,而且與地面撞擊發出比平時厚重清晰數倍的踢踏踢踏的聲音,但等幾個幫工把馬腿抬起來陳旭仔細觀看的時候,才發現果然釘子釘進去之後尾端冒出來一截,沙土軟泥還好,如果經常在堅硬的山路或者砂石中奔跑的話,馬蹄鐵有可能會鬆脫,還有就是釘子太長,露出來一截但又無法剪斷,因此六根鐵釘就像六根刺從馬蹄邊緣戳出來,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這種事在後世處理很簡單,鋼銼加鋼鉗就解決了,但在這個時代,要煉出一爐高強度的鋼都困難無比,更別說製造鋒利合適的工具了。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已經能夠煉出鋼鐵,能夠打造出馬蹄鐵和鋒利的鋼劍,工具肯定也能夠做出來,只是費時間而已,但這個時代的人最缺的就不是時間。

於是陳旭讓麻桿找來紙和筆,又把打鐵用的火鉗拿來,然後對比著畫出來一把用來剪斷鐵釘的長柄剪鉗。

剪鉗的結構很簡單,兩根手柄長約兩尺,剪口並不需要多鋒利,只需要鋼材比鐵的硬度高就行了,採用槓桿原理就能將鐵釘剪斷。

除此之外還設計了幾把銼刀和羊角錘。

銼刀雖然小,但製作難度比較大,不僅要求鋼材硬度高,而且還要在上面縱橫交錯的打造出來密密麻麻的細紋,這樣才能起到打磨效果,陳旭自然也只能把思路說出來之後讓麻桿和公輸勝等人去仔細研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打造一把堅硬的鋼刀,把銼刀刀坯燒紅變軟之後趕緊挨著用鋼刀挨著縱橫交錯錘一遍。

馬蹄鐵這種東西聽說是羅馬人發明的,然後在漢朝傳到中國,而馬蹄鐵的發明的前提是優質鐵的出現,因為青銅是鑄造工藝,鍛打只是一種簡單的輔助,青銅是無法彎曲摺疊鍛打的,而且青銅韌性不好,容易脆斷,厚了不實用,薄了不結實,因此青銅是不能用來打造馬掌的。

因此馬蹄鐵的出現就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

而除開馬蹄鐵之外,號稱三大神器的馬鞍和馬鐙其實更加重要,原理甚至比馬蹄鐵還要簡單一些。

簡易的馬鐙如今已經有了,但很簡單,就是一根繩子打一個圓環吊在馬的前腿上方,作用是上馬的時候起輔助踩踏的作用,只能輕微借力,而且還需要有人幫助扶著馬鞍,上馬之後基本上就用不上了,因此屬於可有可無的一個雞肋配件,絕大部分馬都沒有配備或者是懶得配備,一般也只有女人或者小孩兒會用到,因此並不常見。

這一點開始是令陳旭很好奇的事情。

既然蹬繩可以用來上下馬,但為什麼騎上後就不能用呢?

不過等他騎過馬之後才知道,問題出在馬鞍上面。

因為馬鞍並不是後世常見的固定高橋馬鞍,就是一個軟墊或者一張獸皮,固定效果很差,一旦上馬之後只要想踩著蹬繩借力輕鬆一下大腿和屁股的時候,屁股下面墊的馬鞍就會移動位置,然後就會像狗熊踩的平衡木一樣兩邊晃動,特別是馬在高速奔跑的時候,人在上面絲毫不能離開馬背,只能雙腿加緊馬腹緊抓住馬鬃,整個人最好都趴在馬背上,不然一不小心就被被顛下來,即便是經過良好訓練的馬卒也無法踩著蹬繩借力高速奔跑,普通人更加不可能的,只能顛到蛋碎。

所以騎馬在這個時代不光是技術活兒,更是力氣活兒。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騎兵在春秋戰國時期都還只是一個輔助兵種,主要用作哨探、突襲和側應,作戰的主力還是步卒,而馬匹參與作戰的主要作用加快軍隊的行進速度、運送軍械糧草和牽引戰車。

戰車在這個時代的作用體現的還非常明顯,特別是在平原地區衝鋒陷陣的時候,行駛平穩又兼有機動性和高速度,戰車上可以乘坐弓箭手和長戟槍兵,在戰鬥中衝擊步兵方陣非常厲害,因此形容一個國家的強盛,就是看戰車的數量,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稱呼就是這樣來的,戰車越多,表示國家的實力就越強大。

也就是說要徹底發揮出馬卒的力量和優勢,必須設計出固定的馬鞍和馬鐙,這樣才能充分藉助戰馬的力量,同時釋放出數倍的戰鬥力。

高橋馬鞍結構簡單,就是一個用木頭和皮革製作的中央凹陷下去的座椅放在馬背上就行了,兩側用皮帶在馬腹和脖頸下扣緊即可,不過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陳旭把這個任務就交給木匠劉二娃,設計製作了一個月才弄出來一個大致差不多的高橋馬鞍的東西,這個馬鞍做的及其粗糙,但粗糙歸粗糙,醜歸醜,用起來還是很不錯,因此這次出門陳旭便已經用上了。

而馬鐙更簡單,直接用竹篾編了兩個圓環用麻繩系在馬鞍兩邊,踩踏非常舒適,至於虞無涯和英布王三等人,早已習慣了蛋碎的感覺,蹬蹬蹬蹬的顛簸下,估計菊花還有一種莫可名狀的舒爽感。

清河鎮實在是太小了,工匠的水平陳旭也不能要求太高,劉二娃的木匠水平不敢恭維,而且整個鎮上也找不到一個合格的皮匠,因此這個馬鞍也只能將就,而且陳旭如今也已經將就習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鐵匠鋪呆了半個小時,設計完幾樣工具之後,陳旭準備返回小河村,兩個月沒回家了,非常惦記家裡的情形。

而就在他返回清河鎮的時候,從咸陽通往南陽的武關馳道上,一列長長的騎兵隊伍綿延近兩裡在狹窄的山嶺峽谷之中蜿蜒而來,除開護在中央的十多輛豪華馬車之外,清一水的高頭大馬,馬背上的武士甲冑俱全威武雄壯,兵卒手持密密麻麻的長戟和呼呼啦啦在風中招展的旌旗,鴉雀無聲的行進之中,方圓數里的山谷都似乎跟著在顫動,本來虎嘯猿啼的崇山峻嶺之中也瞬間便的安靜下來,只能聽見密密麻麻的踏踢聲。

“兄長~”

當陳旭回到小河村的時候,每天望眼欲穿等在村口的杏兒欣喜的嚷嚷著迎上來,身後還跟著虞姬和兩條小狗。

兩個月不見,兩個小丫頭似乎都長高了一截,特別是兩條小狗,已經長到了兩尺長,撒著歡兒的圍著馬匹亂跳亂吠。

陳旭也激動的跳下馬把杏兒抱起來詢問家裡的情況。

“娘和水姐姐都很好,我們每天都盼著兄長回家,小雞小鴨小鵝都長大了,小豬也長大了,我們還上山撿了好多榛子和栗子……”杏兒興奮的嘰嘰喳喳,“兄長,上個月家裡來了一個白鬍子老爺爺,會講故事會算命,可好玩兒了!”

“白鬍子老爺爺?長什麼樣?”陳旭驚訝的問。

“水姐姐認識,還給他磕頭喊師尊呢,對了,騎著一頭小黑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