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旭鬆了一口氣說:“走吧,去看看砌成什麼樣子了!”
其實牛大石的新房子的位置就距離陳旭的房子不過三十米,不過中間隔了一片竹子,兩家人基本上看不見,轉過竹林,果然看到一個半拉子工程。
這個房子的位置還是陳旭上次幫牛大石選的,地勢比較高,而且同樣墊高了一尺地基,基腳也是用大塊的卵石砌起來一尺才在上面砌的土磚,就和後世農村的土磚房的構造一模一樣。
因為牛大石家的房子設計的稍小一些,一排三間房子,每間大概有十個平米,看起來非常狹小,但比起以前狹小潮溼的茅草屋來說,完全就是平房和別墅的區別。
七八天前開始修建的時候陳旭回來過一次,已經指導預留了修建火炕的地方,按照陳旭的猜測早就應該修好了才對,沒想到竟然連牆壁都還沒砌完。
地上到處都擺放著橫七豎八的大塊泥磚,其中還有幾塊斷裂摔碎,田二壯和田寶兩人一個在遞磚一個在砌牆,看起來非常的費力而且辛苦,牛田氏在旁邊幫忙和泥巴。
挨著打過招呼之後陳旭把房間的裡裡外外挨著看了一遍,因為泥磚大小規整,加上陳旭上次專門叮囑要交錯堆疊,用泥漿粘和,並且牆壁要用垂線和直線一層一層測量,眼下看起來做的還不錯,牆壁很平整,沒有絲毫傾斜和歪扭的跡象,不用擔心砌到一半就倒塌的危險。
“旭哥兒,這大模拓出來的泥磚一塊足有百斤,要舉上去極其費力,即便是我二表哥也舉不了幾塊便會手腳痠軟。”牛大石跟在後面說。
“說你笨就是笨,為毛一定要舉上去,不會用繩子拉上去嗎?”陳旭無語的說。
“可是這泥磚方方正正,連個孔洞都沒有根本就沒辦法掛啊,我們用藤筐試過,結果一個藤筐用兩三次就壞了……”
陳旭滿頭黑線的一腳踢在牛大石的屁股上,“沒孔就不能栓嗎,還用藤筐,你們怎麼不用被單呢?”
“被單……那個……太貴了,一匹布需要二十錢呢……”牛大石蠕動嘴巴小心翼翼的說。
陳旭徹底服氣了,把一塊土磚橫著放好之後說:“去拿一根粗些的草繩過來!”
“給!”牛大石很快就遞過來一根足有雞蛋粗細混雜麻皮和粟草的草繩,陳旭對著泥磚比劃了一下,在草繩的一頭打了一個∞字形的繩套,然後把繩套兩邊套在泥磚的兩頭,試著往上提了一下,繩套受力往上收緊就緊緊的將泥磚掛住了。
“爬上去試試看能不能提上去?”陳旭說。
“欸!”牛大石雖然很懷疑這麼簡單一個繩套能不能將泥磚掛住,但看陳旭這麼胸有成竹,還是順著一架竹梯爬上近兩米高的牆上,等陳旭把繩子丟上來之後,往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幾下之後深吸一口氣將繩子提了起來,然後就看到泥磚掛在繩子下面懸在空中搖擺,根本就沒有半分掉下去的跡象。
牛大石放心之後吭哧吭哧的兩手交換,很快就把一大塊泥磚扯上去放在了牆上。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這種看似簡單的繩套不說是一塊土磚,就是十多塊紅磚疊在一起也能掛住,其實原理非常簡單,就是靠摩擦力和繩套往內收的擠壓力,只要繩子足夠結實粗糙,幾百斤的東西也能吊住,之所以牛大石等人沒有找到方法,就是因為在這個時代磚頭的應用範圍非常小,特別是這種偏僻的農村,人們修房子都是用竹木和泥巴,根本就沒見過磚頭。
解決了牛大石的難題之後,陳旭又回家騎著馬去村裡挨著轉了一圈,一是和村民打個招呼表示自己回來了,另一個就是順便檢查了各家各戶土炕的修建進度。
一圈下來陳旭也鬆了一口氣,因為提前備制了泥磚,又有鎮上的篾匠提供製作煙囪和隔熱板的方法,如今家家戶戶都已經開始製作土炕了,有些動作快的已經完成,還有幾家打算順便把房子也用土磚改造和修葺一下,因此整個小河村都在大搞建設,看起來熱鬧非凡,所過之處都是忙碌的景象,每個人看見他,臉上也都喜笑顏開,熱情打招呼的同時神情都充滿了感激和尊敬。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