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繩籌,就是一種簡單的計算和登記工具,一根麻繩上穿著許多的小木牌,對照收回來的糧食和下鄉徵糧的竹簡記錄和倉庫存留的竹簡對照,每個村都會一家一戶的仔細查驗,糧食和數量對上之後,就把糧食入庫,同時把繩籌上一個小木牌翻起來,等把一個村登記完,然後把這些小木牌的數量加起來,再匯總和收糧的記錄對照看看有無差別,如果沒有,這個村的糧稅就算全部完成,如果有誤差,那就要找收糧隊負責人的麻煩。
繩籌啊,這麼腦殘的東西!
看著一大堆亂麻繩和掉落一地的木牌牌,陳旭感慨的腮幫子都腫了。
這幾天他一直在下村視察,只來過倉庫一次,根本就不知道計數和算賬用的是這麼原始的玩意兒。
而且因為前任裡典昏庸老邁,不肯更換繩籌,這些繩籌都用了十多年,早特麼朽到快不行了,終於,今年換了鎮領導,它們也很爭氣的壞了。
“大人,下午就會有新的稅糧運送回來,必須趕緊把繩籌準備好才行!”牛全看著陳旭蹲在地上摸著下巴看著朽爛的繩籌一臉便秘的表情,忍不住催促。
“嗯,別急,此事很容易解決!”陳旭站起來對牛大石說,“大石,你去把鎮上的木匠喚來。”
牛大石答應一聲撅著屁股屁顛兒屁顛兒的轉身跑了。
自從陳旭當上了裡典,作為他的未來妹夫,牛大石感覺自己就是大舅哥最信任的人手,也水漲船高成了陳旭的副手,整天跟在他旁邊,跑腿的事情乾的很溜,而且樂此不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人,現在緊要的是換繩子和木籌!”牛全不知道陳旭要木匠來幹什麼,於是提醒說。
“無妨,我自有計較!”陳旭看著旁邊有一塊平整的石板,上面還放著幾截木炭,應該是用來計算用的,於是走過去拿起木炭在上面寫寫畫畫起來,很快畫出來一個算盤的圖形。
算盤,作為古代最偉大的計算工具,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漢朝就已經開始大規模推廣和應用,然後經過歷代數學家改進和歸納計算方法和口訣,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紀,即便是在電腦早已普及,電子計算器早已攻陷全球的時代,在一些偏遠地區還能見到算盤的身影。
陳旭清楚的記得,小時候二爺爺的藥鋪櫃檯上一直襬放著大小兩個不同的算盤,用來互相核對抓藥的數量,看藥方每一味藥,先撥一個算盤再去稱量,稱量完了在另一個算盤上再次撥出數字,兩邊對照一模一樣就會把稱量的藥倒在包裝紙上,抓滿一副藥之後,再次核對藥方無誤,這才包紮,然後用繩子捆好。
而算盤最大的作用不是來對照驗證,而是計算,一些強大的珠算師甚至比人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速度還要快。
但所謂一代新人換舊人,以前喜歡就叫小甜甜,不喜歡了就叫牛夫人,算盤這種古老的東西註定要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因為它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就像曾經輝煌無比的五筆輸入法一樣,在更加輕鬆便捷容易上手的輸入法面前,大敗虧輸的一塌糊塗。
在電子計算器興起之後,在歸零歸零歸歸歸歸零的聲音中,算盤迅速變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短短十多年就徹底退出了大眾的眼神。
但其實就在陳旭穿越過來之前一個多月,他還在路過湖北隨州一個叫洪山的縣城藥店中看到過算盤,那裡的營業員還在用算盤算賬。
當時他還驚奇和鄙視了很久,都什麼時代了,還有人用這種古老的玩意兒!
但沒想到這還沒幾天,他就要把算盤穿越時空提前幾百年在秦朝製作出來。
喜歡帝國吃相請大家收藏:()帝國吃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