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二天早上八點,鄭伯寧就被小芳叫起來了,吃完早飯,鄭伯寧跑出來,發現所有工作人員都已經忙忙碌碌地準備好了待會開機拜神要用的東西了……然而,其他四位嘉賓還沒有到呢。
因為節目比較低調,所以也沒有請什麼媒體記者和粉絲過來,村子裡就只有工作人員在,加上平城政府很重視這次節目錄制,還專門在通往平和村的路上設了路障,因此有心想來瞧熱鬧的村民們都被攔回去了。
統籌戴著一頂大草帽,脖子上掛著白毛巾,挽著褲腿,穿著拖鞋踢踢踏踏地走進來,見鄭伯寧正百無聊賴地坐在椅子吹風扇,馬上不好意思地說:“鄭老師久等了,邱老師他們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中途車出了點問題,所以才晚點了。”
鄭伯寧理解地點了點頭,和小芳一起跟著統籌去村口繼續等。
小芳和鄭伯寧蹲在村口的大樹底下聊天。
小芳:“……寧寧,還是注意點形象吧,有很多妹紙都看著你呢,嘿!我剛看到有人拍照片了!”
鄭伯寧摳了摳地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梁方的家鄉拍節目的原因,他心情非常愉快且放鬆:“拍就拍唄,又不是出席活動,還不許人蹲一下?”
小芳:“對了,寧寧,劇本你看了嗎?”
鄭伯寧又拿著樹枝撩撥一隻蟲子:“劇本那麼簡單,早看完了,你在外面可不要說啊,節目組可是宣稱自己沒劇本的。”
其實也不能算是劇本,只是節目組已經將十二期的節目主題都定好了,所以每期節目的活動內容就得各不相同了,所以稱它為日程安排也行。
比如第一期節目,主要是將懷舊氛圍帶起來,比如要拍騎腳踏車的鏡頭,還有逛鄉村小商店的鏡頭,聽說小商店裝修得非常有味道,只是一直不允許鄭伯寧過去看,想讓他把最真實的反應留到節目裡表現。
第二期,則是展示嘉賓們面對農活手忙手腳的內容,作為一個過渡期。
第三期,正片開始,嘉賓們開啟生存模式,如何與商店老闆鬥智鬥勇,用農産品掙錢——所以說老四這個角色還挺重要的,不知道他昨天晚上回去有沒有好好背角色劇本。
第四期,嘉賓邀請朋友、家人來作客
…………
這個節目的定位是溫馨治癒的慢綜藝,所以不會有互撕、沖突之類的情節設計,這個鄭伯寧倒是挺滿意的。
等到將近九點,一長排車到了,因為村子的石板路小,車只能停在外面的路上,姍姍來遲的其他四位嘉賓只好下車,跟助理、經紀人一起拉著行李走過來。
鄭伯寧帶著小芳跟著林導他們迎上去,一一打招呼,又很有後輩自覺地接過前輩們的包箱,幫他們拎進村子裡。
五十八歲的邱國生很起來非常年輕,但人有點嚴肅,幸好並不端架子;張起複倒是一臉笑眯眯的,喜歡說話,是個話嘮;黃風倒是跟鄭伯寧想像的不太一樣,雖然他演硬漢角色居多,但本人看起來卻並沒有很威猛很強壯;陳眾雲倒確實很有藝術家範兒,戴著話還是動作都溫文爾雅的,很男神。
來之前鄭伯寧已經將自己的角色做好了定位——勤快賣力逗趣的小弟!
沒辦法,這四位前輩,就連最年輕的陳眾雲也已經40歲了,個個都是能當他爹的年齡,更不要說人家在娛樂圈的地位和經驗,所以還是夾著尾巴多做事為好。
七月的天氣已經很炎熱了,雖然村子裡青山綠水的,相對城市氣候適宜很多,但鄭伯寧幫他們將行李拎到住所的時候,t恤已經濕了一片了。
邱國生難得贊了他一句:“小夥子不錯,謝謝你了。”
鄭伯寧樂呵呵的:“那裡那裡,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