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舟成正在夾菜的筷子停在了半空,扭頭看著她,困惑地眨了眨眼睛。
“你說什麼?”
“我準備停止訓練,因為它不適合我,很感謝你這段時間的幫助,但是我已經為自己聯絡了國外的一所表演大學,將進行為期三年的學習。”
蘇千妙拿出一個小盒子,是顧媽媽上次送她的手鏈。
她放到顧舟成手邊,鞠了個躬。
“這個還給你,另外我想說一句,需要幫助的人是你,不是我。”
前段時間,她聯絡了一位業內很有名的狗仔,僱傭他為自己調查顧舟成的秘密。
狗仔透過自己多年積攢下的人脈,調查到許多當年不為人知的事情。
原來顧舟成的演藝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自從他十一歲時被知名報紙公開點名批評後,原本談好的資源都泡了湯,且路人緣一落千丈。
觀眾再見到他時,發出的不是十項全能的感慨,而是小小年紀就鑽到錢縫裡,連書都不好好念。
為此他低落了很長時間,幾年後父母發動關系,幫他爭取到唯一的一部電影,拿到年度最佳男配角,亦是年紀最小的男配角,才算恢複了些。
那段日子是他的噩夢,盡管後來他花了許多公關費,將當年的記錄全部抹除,可言行舉止卻大受影響。
他客氣的對待每一個人,自己把每一方面都做到最完美。同時面對無故被黑的藝人,會産生一種必須救贖的義務感,就像佛門高僧見到殺生一般。
只是很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樣嚴格要求自己的,於是他的救贖屢屢失敗。
最後他遇到了蘇千妙。
被救贖者成功與否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透過這個過程滿足了自己的內心,填補當年留下的空缺。
因此蘇千妙才說,需要幫助的人不是自己,而是他。
顧舟成看著那個造型華麗的盒子,臉色鐵青,但是仍然忍著怒氣,沉聲道:
“你離開我之後,不可能成為影後。”
“我的目標從來就不是成為影後,而是……”
蘇千妙抬起他的下巴,看著他的眼睛微笑,“活得快樂。”
她勾了一下嘴角,松開手,去房間拿出早就收拾好的行李箱,準備離開。
顧舟成堵在門口,高大的身軀宛如一堵牆,把她的出路牢牢擋住。
“你現在的決定是在沖動下做出來的,離開我之後你不可能比現在過得更好。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考慮清楚,到底要不要走?”
說是讓她選擇,其實顧舟成很清楚,自己希望她留下來。
早在那天偶然看微博,點進連結,看到她被人瘋狂摸黑謾罵的情形,他就決定要幫她。
後面發生的事情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這個女人值得讓他出手,也有成為影後的潛力。
既然選擇了一行,那就應該做到最優秀不是麼?
從小到大,父母都是這樣要求他的。
她不可以走。
他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