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演員、什麼劇情的,只有他的痕跡。
但好導演卻只能夠做到技術層面的頂尖,卻無法達到精神層面的覆蓋。
換句通俗的話說,好導演的戲,一般而言,都是人帶戲。
好的演員,才能夠帶動戲劇的優秀。
如果演員的表現不佳,那等待他們的,也就只能是滑鐵盧。
比如孔導之前的作品中,固然有著《闖關東》等一系列的神劇,但也有著一些知名度不大、口碑並不是多好的劇。
這就是演員決定結果。
人們都記得李又斌在《闖關東》其中的表現,誰記得《闖關東》之中的劇情?
可大導演的戲中,演員只是構成整部戲的一個因素,當然,能夠和大導演合作的演員,演技本身就十分精湛。
但你並不會去刻意關注其中演員的表現,而更多的是去關注整個劇情。
換句話說,就是戲帶人。
這一點上,說起來也是可悲,華夏能夠真正算得上是頂級大導演的,也就只有這八位。
那麼其他是什麼?
其他又分為三種。
第一種,名氣大,但眼高手低的一類。
比如普遍認為的第六代導演。
第二種,則是不高不低,不上不下,沒有太多的缺點,但也沒有什麼優點的那一類。
換句話說,就算是有好劇本,也很少能夠拍出經典。
甚至偶爾還會出現拍砸的情況。
第三種,就是一般而言的爛片導演了。
比如某些跨界的。
包含王寶寶、郭四娘、真韓岳父等等。
說起來圈內有一些人,本來沒有任何導演方面的天賦,但誰讓人家有錢、有背景呢?
自己玩手機,讓十幾位副導演幫忙拍攝的,也是圈內獨一份了。
嗯,說的是就是人造hh。
方思逸在自己看來,應該只是十分普通的導演,畢竟他是文抄公嘛。
但在外人看來,他此時此刻的咖位,應該算是好導演。
也就是僅次於那幾位大導演的存在。
被一名好導演熱捧是一件什麼樣的體驗?
這句話穎寶應該是最有切身體會的。
可以說,穎寶的成名史,就是方思逸個人導演生涯的成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