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大部分的作品都不適合直接拍成電視劇。
畢竟文字可以具有更多的想象力,而電視劇卻不行。
說起來,相較於電影,電視劇的表現力不行,相較於文字小說,卻又缺乏了一些想象力,那為什麼偏偏方思逸卻看中的是電視劇呢?
也許是因為受夢境所影響,又或者因為電影票很貴,對於一名窮學生而言,的確有些負擔,所以一直以來,對於電視劇,方思逸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
這種情感,以至於他明明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庫存”從而徵戰電影圈,但是卻仍舊拍了《方大廚》。
其實也是因為有的作品,適合改編成電影,可是有的作品,卻更加適合改編成電視劇。
雖然華夏五千年,有著無數的大ip等待著我們去開發,但是在未來,或者說在夢境中的故事中總結而言,整個華語娛樂圈電影方面真正算得上是紅的作品題材,只有那麼幾個。
西遊、盜墓以及……兵王。
至於其他,只能說是偶有驚喜,卻逃不開這三種題材。
可是電視劇方面卻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討厭棒子,但是方思逸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得到了充足的資金和完整的劇本之後,韓劇的整體效果,的確是要超過國産劇的。
嗯,只限於偶像劇。
畢竟中國有仙俠劇嘛。
古裝劇?
呵呵,古裝劇以前大多數都是武俠劇,然而現在的古裝劇,就真的只是古裝偶像劇而已。
然而事實證明,古裝偶像劇……
就是垃圾!
雖然也有一些不錯的作品,然而伴隨著光腚總局的一刀切原則,以至於你根本別想在電視上看到什麼盜墓、穿越、鬼怪……
種種十分不錯題材的作品。
拍鬼片竟然不能有真鬼!<101nove.e?
抗戰劇必須樹立我黨高大上、光偉案形象,鬼子全是弱智,我軍全是以一當十的神槍手?
盜墓的確不值得提倡,但是一刀切的連冒險題材也砍掉,是不是有些太寬泛了?
更加無語的是穿越劇!
的確,穿越劇的出現,造成了很多慘劇。
有許多心智未開的孩子因為穿越劇的泛濫而走上了輕生的道路。
社會影響的確不好,但是……
也不能因為這樣而毀掉一個劇種啊!
好吧,這種想法三觀正不正的先不管,最為讓方思逸無語的,就是這之後的娛樂圈,似乎逐漸走上了一種十分奇怪的模式。
粉絲作品。
什麼意思呢?
大ip+流量小鮮肉+流量小花+一個不是很差的劇本+不到三分之一的影視劇製作成本=高收視作品?
什麼時候,影視劇的製作,僅僅只是憑藉著區區粉絲就能夠左右了?
要知道,不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真正的觀影主力人群,還是路人!
上面的那種作業方式,最多也就能夠誕生一億票房,二、三左右的收視率了,這已經到了它的極限!
可是如果換成“良心製作+實力演員+一個不錯的劇本+一點點的運氣=好劇”的模式,才是真正開啟影視劇的方式!
很明顯,倒不是方思逸自誇,《花間提壺方大廚》絕對算是良心作品!
每一幀的鏡頭,都是由高畫質攝像機進行極致還原的!每一道菜,都是按照《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作品的拍攝方式進行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