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褪去了當年的莽撞,成熟男人的魅力,自然無法阻擋。
再加上14年中旬,帶著女兒一同上了某帶娃綜藝第二季,人氣徹底爆棚,這才重新火了起來。
雖然人氣對比巔峰時期已經退步很明顯,但是好在還保持著一線演員的身份,而且也在更換經紀公司之後,得到的資源自然不少。
他人也爭氣,畢竟天賦在那裡,雖然比不上當紅小鮮肉的人氣,但是觀眾好感度卻一直存在。
再加上本身幾乎就是在世紀之初成長起來的,對於如今的觀眾人群而言,是一個極其熟悉的“老熟人”。
可以這樣說,在《人民》初期,之所以會有人關注這部戲,不是因為別人,而是因為陸易!
正是人家的粉絲不斷安利,不斷奔走,再加上劇集本身過硬的情況下,這才讓《人民》爆款。
可笑的是,在功成名就之後,該劇的編劇竟然恬不知恥地說什麼“應該讓達康書記成為男一號,因為加重達康書記的戲份。”
拜託!
這種正劇,要不是沒有陸易,有幾個人會關注?
而且再加上那個時候正值反腐,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佔了,這才火了起來。
然而編劇竟然還大言不慚的說什麼應該將男主角換人。
要不是陸易擔當男主角,就算你給出的陣容再強,這部劇也絕對別想爆款!
說什麼反腐力度,一句空談而已,甚至單純劇情上而言,甚至比不上《國家行動》,也比不過其他優秀的反腐劇。
之所以豆莢評分會高,實際上觀看一下人數就知道。
《人民》的人數近十五萬!
可是其他反複劇呢?
普遍不會超過五千!
有人說那個年代拍的不好,可是《人民》就好了麼?
未必見得。
要不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佔了,還不知道撲到什麼程度。
天時,正值新首長上任三把火,大抓特抓反腐,無數的大老虎落馬,讓無數的老百姓拍手稱快,這個時候,人們迫切的期待一部能夠反映反腐過程中發生的事情的影視劇出現。
但是因為自從05年起,國內“正劇”隨著政策的限制,逐漸退出了舞臺,這個時候,雖然有人看出了商機,卻未必敢去做。
地利呢,卻是因為它的播放平臺。
芒果臺。
不論芒果臺有著怎樣讓人詬病、怎樣讓人厭惡的跪舔姿態,但是不可否認。
這是一家僅僅只是在央視之下,獨攬群雄的“第一地方臺”!
本身的觀影基礎,就不是其他電視臺能夠比擬的。
可以說,在同為黃金檔這個階段,哪怕是央視,也別想壓過它!
這樣一來,就為《人民》打了一個好基礎。
不論這部劇好壞與否,看得人會很多。
而在如今這個年代,收視率並不能代表什麼,關鍵還是要靠話題度。
很顯然,這樣一部佔了天時、地利的電視劇,自然話題度滿滿,本身又是在芒果臺,自然更加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