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王大才說:“孫正權一定要作為自強不息的典型,大張旗鼓地表彰,號召全村人民向他學習。”
馬奶奶蒸的苞谷飯,成了大荒山的一個傳統美食,讓我、劉美印象深刻,但馬奶奶和老伴的生活仍然很困難。
她們現在年紀大了,不大可能走產業發展的脫貧之路了。
但馬奶奶今年還是種了4畝地,收了2000斤苞谷,收了1500斤洋芋。王大才帶我們到圈裡看,有一頭母豬,兩頭小豬,有十幾只雞,還有兩隻鵝、兩隻火雞。
馬奶奶很樂觀,她說:“我和老頭現在能勞動,我們自己吃的我們能解決,你們不用擔心。”
馬奶奶家的廂房樓上,也掛著些豬肉。馬奶奶告訴我們:“殺了一頭年豬,吃不完,臘肉賣了50斤給王天林,賣得900塊錢。”
沈學強家今年收入不錯,我們幫他賣了蜂蜜,屬於已經擺脫貧困的戶數了,這次我們就沒到他家走訪。王大才打電話問沈學強:“蜂蜜給又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沈學強說:“蜂蜜上次都賣光了。”
王大才逗他說:“都賣光了又開蜂廂割嘛。”
沈學強說:“要留點給蜜蜂自己吃,全部割光了,蜜蜂就跑啦。要等到春天的油菜花開過後,67月間才能割了。”
馬連光家的房屋改造後,安全隱患消除了,他家今年確定為新增貧困戶,4個人全部納入低保,有了政策保底,2017年脫貧也沒有大的問題了。
我們問馬連光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馬連光媳婦說,就希望治好馬連光的病。
老楊說:“慢性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現在有村衛生室了,多去看看,與董醫生一起制定治療方案,長期堅持服藥。”
尹德海四十來歲,頭髮稀少,人非常老實,力氣非常大,但生產生活計劃性差。組長王大才叮囑尹德海說:“你就是不相信科學,種苞谷要用新品種,要及時除草施肥。你看人家王宗保今年種了新品種,李書記買了兩包尿素給他施用,他苞谷就收了4000斤。洋芋你也用自留種,又不好好消毒,死了一大半不是?”
老楊說:“尹德海,明年種地我來指導你,認認真真搞,哪有抓不好的生產。”
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馬國粉的家。馬國粉的母親趙國蓮告訴我們說:“上回市一中的老師們為馬國粉捐款1000元,我很非常感動。2015年我好不容易餵養大的四頭肥豬得瘟病全部死了,我不服輸,今年又餵養大了四頭肥豬,前幾天剛賣,賣得3800元錢。明年我還要喂兩頭母豬。”
我說:“只要人勤勞,沒有過不去的坎。”
王大才對馬國粉的母親趙國蓮說:“有合適的,就招一個進家來,你一個人太辛苦了。”
馬國粉的奶奶從豬圈裡出來,她跟王大才說:“是呀,我也勸她,招姑爺進家來我是沒有意見,反正我也活不了兩年了,這個家終歸是她的。”
馬國粉的母親趙國蓮並沒有難為情,反而非常鎮定,她說:“不隱瞞你們說,想是這樣想,但馬家畢竟是大族。唉......”
我還沒弄懂是什麼個意思,老楊就說:“知道了,這事我負責和馬大爺和馬二爺說。”
臨走時,我叮囑馬國粉的母親趙國蓮,一定要督促馬國粉搞好學習。
喜歡情滿大荒山請大家收藏:()情滿大荒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