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前不久我們發的茅草坪村洋芋賣不出去的資訊收到一些回應,這個社會有愛心的人非常多,他們想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大荒山上的這些貧苦人民,但也就買幾十斤到一百斤的樣子,杯水車薪,而且因交通等原因,分散零星購買也無法送貨。
王局長給我打了電話,說統計局、老齡委商議決定,準備開展一次以購代捐活動,由職工每人認購貧困戶100斤洋芋,價格可以比市場價略高一些。總共需要7000斤,讓我們把貨源組織好。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幫扶形式,我們以購買代替捐贈這樣一種方式,讓貧困戶知道,只要他們辛勤勞動,就能創造出價值,就能產生效益。
我打電話把黃朝華叫到村委來商議。黃朝華從砂石廠騎摩托車回來,一身的灰塵。老丁拿了條毛巾,給他拍身上的灰塵。
黃朝華問我:“洋芋買好後怎麼拉回去呢?”
我說:“局裡找了一個貨車來拉,我們不用管。”
老丁說:“讓貧困戶把洋芋弄到村委會這裡來,在這裡上車。”
黃朝華說:“價格就按前不久我們宣傳的5毛一斤確定吧。”
我說:“好的。”
老丁說:“7000斤數量也不多,就買最困難的那幾戶貧困戶的吧。”
我說:“我也是這麼想的。”
黃朝華說:“那就買馬奶奶、唐有慶、馬連忠、黃才發、李開亮、沈學強他們幾家的吧,我看差不多了。”
黃朝華給涉及到的各組組長打電話,要求他們通知貧困戶,明天上午12點以前找毛驢把洋芋全部馱到村委會來。
這是我們透過徽商銷售出去的第二批產品,所以我很高興,覺得只要我們努力做事,就會有回報。老丁跟我較勁,說:“這個是單位貼錢來購買的,不能算是成功的銷售。”
我說:“不管怎麼樣,算是對我們發出的銷售資訊的一種實質性回應吧。”
老丁說:“洋芋需不需要包裝一下?”
黃朝華說:“沒有必要,就用口袋裝省事。”
第二天中午,通知到的貧困戶們都用毛驢或騾馬把洋芋馱到了村委會。毛驢每次能馱200多斤,騾子比毛驢高大,每次能馱400斤左右,每家都要往返三四次,才把一千多斤的洋芋馱動到村委會來。
十二點,人事科李科長和辦公室主任向大姐坐著一輛貨車,來到茅草坪村委會。他們帶來了市統計局、市老齡委全體幹部職工的親切問候,勉勵貧困群眾繼續努力,抓好生產,增加收入。
李科長和向大姐不辭辛勞,顧不上休息,迅速開展工作。
我和老丁、老劉老師協助李科長和向大姐,一家一家過秤。馬奶奶650斤、唐有慶1860斤、馬連忠1370斤、黃才發1830、李開亮940斤、沈學強1310斤,總計7960斤,向大姐逐一付了錢。唐有慶、馬連忠、黃才發、沈學強協助我們,把洋芋裝在口袋裡,共有80多袋,我們把洋芋抬到車上。我抬了十幾袋就沒力氣了,黃文書叫了三個來張嫂小賣部買東西的男同志來幫忙,才把80多袋洋芋裝上了車。
我留李科長和向大姐吃了中午飯再走,李科長和向大姐不肯,他們說現在也不餓,等會兒到路邊小餐館裡隨便吃點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