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兵出鄧州,李文安戰場揚威四千字)
第二天,整個襄州都轟動了,新來的復州之主,張楚張大人,居然一次性招募了十幾名襄州才子,並且委以重任,最低的也是縣令,最高的甚至做到了刺史……
整個襄州的百姓都非常的激動,想不到這個新來的大人,居然這麼的看重我們襄州啊,所有人都感到與有榮焉,連帶著對張楚的印象也都改善了不少,畢竟在朱溫掌控這裡的時候,可沒有這麼看得起自己啊。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楚推行了一道政策,讓襄州百姓對他的印象再次變差——因為後方山洪沖塌了山道,導致軍費運輸出現了延遲,現在軍中軍費不足,刺史府想要向襄州每戶百姓拆借錢五十,等軍費運達之後,刺史府願意五倍償還。
對於這個命令,百姓們當然不會樂意,畢竟錢是他們的命根子,五十錢已經是他們一家人兩天的生活費了,而且借錢的還是官府……雖然官府說是以後五倍償還,但官府的話能信嗎?他們是說要還了,但誰知道會什麼時候還?一天之後還也是還,一百年後還也是還,就是五十錢而已,對於大家說多也不多,誰還敢真的和官府去要嗎?
但五十錢到底也是錢,百姓們當然不願意將錢拿出來,對於張楚沒有辦法,只好採取強硬措施——也就是派兵搶奪,但也只是搶錢而已,並沒有傷人性命。
這一下,張楚的名聲徹底壞了,幾乎是臭不可聞,人人喊罵,就連張楚都不敢出刺史府了,甚至幾個已經答應了張楚會前往效力的人,也都被家人關了起來,不允許他們出去。
好在軍費運來的很快,三天之後,張楚又派人挨家挨戶的還錢,果然是五倍償還……
襄州的百姓們都驚呆了,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守信用房的人,對於張楚的好感大增,逐漸的也就接受了張楚的統治。
其實根本就沒有軍費不足的事情,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這根本就是李桐獻出的計謀,用以安定襄州人心的。用這樣的方法建立起張楚的信譽,百姓相信張楚了,那麼自然也就願意接受他的統治了。
在聽到這個計謀的時候,張楚幾乎要驚呆了,因為他聽說過這個計謀——在原本的歷史上,漢高祖劉邦初進咸陽的時候,據說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於是張良獻上了這樣的計策,先是以軍費不足強借咸陽百姓每戶五十錢,然後幾天之後三倍奉還,頓時就建立了自己的信譽,收了咸陽百姓之心。
只是這個時空裡漢高祖劉邦並沒有進入長安,這樣一道計策也就沒有出現,再加上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立信之策,就和當初商鞅的立木為信一樣,但又沒有商鞅那麼出名,因此並不顯眼,張楚都沒有想起來,誰知道李桐居然想出了這樣的計策,這讓張楚對他更加看重。
穩定了襄州,張楚等於是在山南東道西部建立了自己穩固的基地,接下來就可以四處征戰了。
首先,張楚以李桐為將,命他率六千步兵和兩千騎兵拿下鄧州,此時的山南東道因為朱溫想要南下,將大部分的軍力都抽走了,然後在復州被張楚一鍋端掉了。
各州僅剩的兵卒也在前段時間的戰爭中被張楚擊潰,可以說此時的山南東道內部空虛,簡直就彷彿一個沒有穿衣服的美人一般,紅果果的展露在張楚的面前,任君採擷。
別說是八千人了,就算是兩千人,張楚也有把握將其拿下來,不過鄧州距離南洋太近,幾乎已經臨近朱溫的腹心,這裡是絕對不容許有失的。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因此張楚才給了李桐八千人,就是為了讓他防備隨時可能出現的大梁大軍。
果然,張楚的準備沒有白做,李桐剛剛拿下鄧州,朱溫就受不了了,這等於是在他的咽喉處紮了一根釘子啊,朱溫怎麼可能忍受的了?
立刻責令駐紮在南洋的大軍南下,一定要將鄧州搶回來。
大梁的南陽守將叫做寇通,能力頗為不俗,一根棗陽槊據說傳承自唐初時期的名將單雄信,雖然不如王彥章李存孝,但也是當世第一流的猛將了,他本人又頗通兵略,能文能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否則他也不會被朱溫如此信任,駐紮在南陽之地,拱衛洛陽了。
寇通得到訊息之後,立刻點齊兵馬,朝著鄧州進發,不過為了提高速度,他只帶了五千人以及不到十天的糧草,這毫無疑問根本就沒有將李桐放在眼裡。
“將軍,我們帶的人是不是太少了?”副將看寇通只是帶了五千人,不由得有些擔憂的問道:“聽說那個李桐帶了足足八千人呢。”
“別說是八千人,就算是八萬人又如何?”寇通不屑道:“那個李桐我聽說只是一個文弱書生,還是連進士都沒有考中的人,這樣的人也能當大將?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還有張楚,他的兵也算兵嗎?我看就是一群拿著武器的農民。打敗了高季興,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嗎?高季興算個屁啊?我今天就要讓他見識一下,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這一次不但要拿下鄧州,我還打算拿下襄州,甚至復州,要將張楚給徹底的趕回他的南平老家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寇通此人哪裡都好,就是性格有些狂妄自大,確切的說是欺軟怕硬。如果放在他面前的是王彥章之流的話,他別說是五千人了,就算給他五萬人,他也不敢和對方對陣,可現在出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個無名之輩,甚至還是書生出身……寇通很難重視起來。別說是寇通了,就算是朱溫親自出場,估計也不會將李桐放在心上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人的本性。
不過寇通也就這一個缺點了,在軍略方面他還是很擅長的,雖然只有五千人,但他依然將營寨扎的整整齊齊,並且安排了明哨暗哨,防止敵人偷襲——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這寇通的作為可謂深得太祖精髓啊。
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是沒有用的,當天夜裡,李桐就率一千騎兵奇襲梁軍營地,只可惜寇通安排的暗哨起了作用,還沒等到騎兵突襲到軍營,整個梁軍大營就亮起了明亮的火光,寇通已經全副盔甲,騎著寶馬,拿著棗陽槊等在那裡了。
“哈哈哈……李桐,本將已經等候多時了。”看到李桐到來,寇通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