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水調歌頭》不同,這首《臨江仙》一開始的配樂就充滿了蕩氣回腸、蒼涼悲壯的意境,而後邊歌詞裡表現出的人生沉浮、歷史興衰之感,更是直接擊中了孫大雷的心。
這首歌與自己的電視劇簡直就是天作之合,雖然林楊的聲音還缺乏厚度,但這只是小樣,到時候找一位中低音歌唱家來演唱就一定非常完美。
林楊接到《臨江仙》被採納的訊息之後並沒有感到意外,這可是配得上《三國演義》的經典之作,而且這個世界並沒有這首詞,現在面世更加有震撼力。
當孫大雷導演宣佈已經找到合適的主題曲之後,那些投了作品的詞曲人紛紛打聽到底是那位先生大才,終於滿足了孫大導演的刁鑽要求。
林楊?又是那個林楊嗎?
得到訊息的一幫詞曲人瞬間炸鍋了,開什麼玩笑!我們一大堆c級和b級以上的專業人士居然被一個d級小年輕幹掉了?論歷史厚重感,他能比我們還懂?
“老孫吶,這位小天才這次到底拿出了什麼樣的作品,居然讓你如此看重。”
坐在孫大雷面前的正是聯邦三大詞曲人之一黃夕,這位老先生一生經典作品無數,尤其擅長歷史和武俠影視的作詞作曲。
這次應好友邀請,黃夕也準備了一首歌曲,如果沒有林楊這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孫大雷都已經準備用他的歌曲了,這同樣是一首上乘之作。
“哈哈,想不到黃大師也有不服輸的時候。”解決了一個困擾自己的大難題之後,孫大雷心情十分愉悅,開起了老友的玩笑來。
“我們這些人終究已經老了,看到出現了一個這麼年輕的璞玉,忍不住有點見獵心喜。”
黃夕一向喜歡點撥年輕人,另外一位三大詞曲人之一程子山一直都以他是黃夕的弟子自居,他曾多次受到過黃老先生的指點和幫助。
當天晚上,黃夕更新了自己的微博:“今日在老友孫大雷家中聽了林小友的大作《臨江仙》之後,自嘆弗如,聯邦詞壇後繼無憂也。”
這篇微博發出之後,一些還想搞點事情的同行們瞬間安靜了下來,他們再怎麼不服,也不敢質疑聯邦詞曲第一人的專業評判。
網友們也被黃夕的微博震驚到了,黃大師是誰?聯邦的年輕人幾乎都是聽著他寫的歌曲長大的,很多經典影視作品主題曲都有他的身影。
“林楊又去寫漢詞了嗎?還能不能老老實實的寫小說了?”
“這次似乎又是漢詞編歌,聽說孫導演的《漢朝演義》最近正在徵集主題曲,該不會就是要用林楊那首詞吧?”
“林楊畢竟還是太年輕了點,能寫出配得上這部經典名著的主題曲嗎?”
“樓上的別忘了他那首《水調歌頭》,況且黃大師的眼光難道還會有問題嗎?”
“期待《漢朝演義》,就是為了聽聽林帥的新歌,我也要貢獻一份收視率。”
......
林楊知道自己被大師點名贊揚的時候還正在埋頭碼字當中,林昊一臉羨慕嫉妒恨的表情把手機放在了他的面前,讓他自己看微博。
林楊對黃夕老先生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現在自己居然得到了他老人家的青睞,還真有點受寵若驚。
剛想拿起手機回複一條微博,才想起這還是林昊的手機,沒去理會一旁虎視眈眈的林昊,他直接在電腦上登入了微博。
“驚聞黃夕老先生謬贊,小子受之有愧,不勝惶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哎,某人又毫無羞恥感的盜用了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