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讀過明朝的人越來越多,口碑越來越好。初二的銷量也連續再創新高,達到五萬八千冊。昨天,達到六萬一千冊。雖然看起來增幅不多,但是隨著口碑的增長,我感覺等到放假結束以後,明朝又會贏來銷售高潮。”
周軒算了一下,從二十五號開始,到今天的2月3號,明朝已經銷售了7天,剛好一個周了。明朝居然銷售了二十一萬四千冊了,這才7天啊。
要知道圖書的銷售期算是比較長的,一般都統計的年銷售量來作為參考資料。現在這個時候,能年銷售量超過一百萬冊的都能算暢銷書了。
本來按照明朝十年後的情況,明朝幾年之間銷售量超過一千多萬冊。但是要知道那可是一共七冊,平均下來每部差不多有兩百萬冊了,而且是好幾年的累計銷量。
周軒本來估計也要半年以後才能銷售到百萬冊以上,沒想到這個時代民眾購書慾望這麼積極,到是給了周軒一個大的驚喜。
難道是後來網路發展了,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看書,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的流量。現在網路還沒有那麼發展,很多人還是喜歡看紙質書。
不知道具體的原因,周軒也只能這樣想了。
周軒平靜了下心情,笑著對魏西嶽道:“看起來還不錯。”
“什麼!還不錯,你居然這麼淡定。在我十幾年的出版行業,我還沒發現那本書開始的時候有這麼瘋狂的銷量呢?按照我的估計,這本書在兩三個月之內,肯定能達到百萬銷量。然後銷量肯定就會放緩,一年之內,有望超過兩百萬的銷量。”那邊的魏西嶽根據他十幾年的圖書出版經驗,給出了明朝未來一年的預測。
不得不說,看到了明朝的前景,魏西嶽這個預測還是挺準的。
“嘿嘿,既然魏總編都這麼說了。那結算稿費的時候,就按照最高版稅結算得了,免得以後多次計算麻煩。”
周軒這麼一說,頓時把那邊的魏西嶽噎得不知道怎麼回答:“既然簽訂了合同,我們就一定按照合同辦事。不過,為了以後的合作……”
周軒的筆名“舟子軒”本來並不出名,但是隨著《明朝那些事兒》的熱賣,頓時引起出版社的關注。簡單調查了一下,魏西嶽就大吃一驚。當初聽到周軒說在其他雜志上也發表了一些文章,魏西嶽因為太忙,後來沒在意。
現在才知道周軒從去年十月開始,陸續在全國好幾本雜志上發表了多部作品。有短篇、有長篇,風格型別也是多樣,有科幻,有言情,還有青春小說。
不由得對周軒更加重視,在和出版社的社長商量了之後,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拉攏周軒,將周軒綁在西嶺出版社上面。
因此聽到周軒這話,雖然不能按照最高百分之二十的版稅計算,但是為了拉攏周軒,卻說道:“我和社長商量了一下,如果你需要用錢,我們可以第一個月就按照一百分之十五的版稅和百萬冊的銷量給你版稅。怎麼樣?”
周軒一聽,頓時對西嶺出版社的條件震驚不已。要知道合同規定的三個月結算一次稿費,而且還是按照實際銷量進行結算。
這樣的話,周軒這個月就可以提前兩三個月獲得一大筆稿費,自己就可以提前幾個月開始自己網際網路的投資,不管是開服裝店,還是網咖都有啟動資金了。
這可是一份大禮,無非就是獲得自己以後作品的優先出版權而已。自己本來就是嫌麻煩的人,既然西嶺拿出這麼大誠意,何樂而不為呢?
周軒想了一下,答應道:“既然貴社這麼有誠意,那我就不客氣了。我卻是需要用錢,如果可以提前給我一筆版稅,那是再好不過了。”
“沒問題,我這就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