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和你認識是在三歲時,對吧!”漓珊笑問。
“對啊!怎麼了?”朔憶又喂下漓珊一口湯藥後,微笑著問道。
“那麼……你和古佈是幾歲認識的?”漓珊微笑道。
“額……還沒有生我的時候,我母親就和古佈母親是好友了。”朔憶輕放下木勺,抬頭冥思道。
“那麼……就是說古佈和你認識的時間比我認識你的時間要長?”漓珊微笑問道。
“也可以這麼說,不過小時候她還是有些黑黑的,不像現在這麼白,以前一直喊我‘朔憶哥哥’的!”朔憶眯眼笑道。
隨後又拿起木勺,喂起漓珊來。
“朔憶……你不知道……古佈……可能傾慕你嗎?”漓珊飲下一口湯藥輕聲道。
“怎……怎麼可能?她之前還跟我說,要回家嫁人呢!”朔憶差點將手中湯藥摔下,苦笑道。
“那麼……就怪我看錯了吧!”漓珊笑了笑,便閉目養神了。
朔憶也是苦笑幾聲,一勺接一勺的喂起漓珊來。
“母親……我……跟你講些事情。”衡知站在正在織朔憶長衣的漓珊,顫顫巍巍道。
“怎麼了?衡知?誰欺負你了嗎?”這句話一說出口,漓珊便‘噗哧!’一聲笑了出來,自己和朔憶的孩子有誰能夠欺負,又有誰可以欺負呢?
“不是,那個……母親,我跟您說一件關於父親的事,您不要生氣”。衡知看著漓珊,乞求道。
“怎麼了?你這個臭小子,有什麼事不可以讓我原諒的!說吧!”漓珊並未有多少懷疑,笑著問道。
“那個……母親,古佈阿姨她……可能喜歡父親……”衡知看著漓珊,輕聲道。
“古佈?哎喲!我的兒子,我早就知道了!”漓珊並未如衡知想的那般憤怒,只是大笑著拍拍衡知道。
“早就知道了!那麼為什麼母親您……”衡知看著漓珊不解道。
“那是我與你父親成親的第二年,我父親,也就是你外公跟我說,其實,你父親原來要娶的人是你古佈阿姨,只是我父親非常欣賞朔憶,才請求荊帝退了與你古佈阿姨的婚事,荊帝權衡再三後,才同意。否則,你的母親就可能是古佈了。”漓珊笑著答解著衡知的問題,面色完全沒有絲毫惱怒。
因為,漓珊一直覺得,自己嫁給朔憶只是拖了父親的福,雖然朔憶也愛著自己,但是,如果是古佈,或許……他們會更般配。
……
漓珊並不知曉自己是何時睡著的。
待到漓珊睡熟了,朔憶才走到離床不遠處的一張木桌上,放著不知何時為朔憶準備好的文房四寶與《戰國策》。
還有便是一卷卷空白的卷軸,供朔憶撰寫。
朔憶走到那張桌子後,盤腿而坐,拿起那捲《戰國策》,讀起那捲《戰國策》中的一篇來。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也是‘門庭若市’的來源——《鄒忌諷齊王納諫》!
朔憶讀完一遍後,便拿起筆,撰寫起譯文來。
‘鄒忌的身高高八尺多,面容清秀俊逸,穿好每天早朝的服裝,戴好朝服的帽子,到鏡子前檢查,鄒忌對自己的妻子道:“我和北城的徐公,誰更俊逸一些?”鄒忌的妻子道:“你非常俊逸,徐公怎麼能夠和你比誰更俊逸呢?”北城的徐公,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的面容可以比過徐公,所以又問自己的妾室:“我和徐公誰更俊逸?”,妾室道:“他怎麼能夠和你相比呢?”,翌日太陽才剛剛升起,鄒忌的客人就從外地歸來,和鄒忌相向而坐,侃侃而談,鄒忌再問了自己的客人:“我和北城的徐公誰更俊逸?”客人道:“北城的徐公比不了你的俊逸。”,翌日,北城的徐公來了,我觀察了他的容貌,我認為我比不上他;又在鏡子前檢察,還是和徐公的容貌相差甚遠,縱使太陽下山時我睡覺了,還是依舊在思考這個問題,鄒忌道:“我的妻子說我比徐公俊逸,是她愛我;我的妾室說我比徐公俊逸,是他懼我;我的客人說我比徐公俊逸,是有求於我。”
在這時進入朝堂見齊威王,鄒忌道:“我深知我比不了徐公俊逸。我的妻子愛我;我的妾室懼我;我的客人有求於我,他們都說我比徐公俊逸。現在的齊國有千裡疆域,一百二十多個城,宮中的妃子沒有不愛你的,朝堂上的大臣沒有不懼你的,四域之內沒有不有求於你的;由此看出,你很受矇蔽啊!啊!”
齊威王道:“好!”,馬上下令道:“群臣官員平民中能夠說出我的錯誤的人,可以受到最大的賞賜;上奏摺給我的人,可以受到稍少一些的賞賜;只能在市集朝堂上說出我的錯誤,但是傳至我的耳朵中的人,受到最少的賞賜!”才下令不久,群臣都趕忙來向齊威王說出他的錯誤,頓時門庭好似市集一般喧鬧;幾月後,有時有大臣來說出齊威王的錯誤;一年後,即使想要挑出齊威王的錯誤來上諫的人,都沒有可以說出齊威王的錯誤的人。
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到了這些,都向齊國朝貢,這就是所說的在整個朝堂上戰勝對方。’
ps:這些譯文都是我按照我的理解翻譯的,如果有錯誤或者誤譯,可以在評論中寫出,小晰會一一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