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哪裡都不能去,只有待在家裡。
說實在的,楊庚過年覺得天天待在家裡,也有許多無聊和枯燥,很羨慕那些在鄉下過年的朋友。
17年,楊庚和妻子開著車到湖北各地拜年,穿梭在鄉間的機耕路上,出現了城裡不堵鄉下堵車的奇觀。
19年,由於疫情,大家都待在自己家裡閉門不出。
楊庚的朋友們玩出了花樣,在自家的竹林裡砍些竹子回家,在農家大院壩子裡開始做些盪鞦韆的小竹亭。
一個個比葫蘆畫瓢,把製作竹亭子的視屏放在群裡,大家各自在家動手製作竹亭來。
你發一個視屏的進度,我發一個視屏的進度。
大家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還在鋸材料的,有已經快要完工的,也有還處於觀摩階段的。
在微信群裡,看到各自的進展不同,大家有點評的,有做技術指導,有請教的,這是楊庚章這麼大,感覺最為特殊的一年。
當然,這個群裡也有在一線值守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在城市的卡口處,拿著額溫槍,配合警察做好防護工作,他們發小影片,反覆提醒要做好防護,不要輕易出門。
時代在進步,如果沒有高科技,在這場疫情面前,大家可能不知道出於什麼狀況。
楊庚看過一篇文章,在很早的時候,歐洲發生了瘟疫,那時節,人們沒有任何辦法,把感染的人統一趕到一個小島上,讓得瘟疫的人自行治癒。
也許在那時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也許是一種無奈的辦法,也許是一種野蠻的辦法,但是,在新的世紀裡,這場突如起來的疫情讓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因為他超出了人們的認知。
網上各種認知都有,陰謀論,對疫情的埋怨的,對處置不力的評判,各種論調。
楊庚覺得自己是一個讀過書的人,楊庚不是一個盲目跟風的人。
但是,自己的認知非常有限,一直希望有一個權威出來發聲。
非常好的是,鍾南山院士發聲了,他說,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楊庚聽到這句話後,高興地對家人說道:“武漢的確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鍾南山他老人家說得非常的準確!”
“是啊,武漢是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這個人口密度是很大的,要堵住疫情,必須要居家隔離!這是非常科學的。”楊庚妻子夏櫻贊同道。
“個板馬的,我們武漢絕對冇得問題了!有老哥這句就行了!”楊庚老丈人也非常高興地說道。
於是,所有的論調都變了,包括很多自媒體比較偏頗的新聞論調。
這樣,一個權威的聲音來得非常及時,這時,大家都覺得心裡非常踏實!
楊庚覺得一箇中肯的評價,一個讚揚的評價,讓更多的人投身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中。
許多無名英雄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楊庚的表哥開始開著私家車,走在武漢的大街小巷裡,接送上下班的醫生護士。
喜歡守望2020年的春天請大家收藏:()守望2020年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