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加入的群有傳統文化——實體企業群,多個某某地區商會,湖北某某大學浙江校友分會,兄弟友誼群,江浙滬大學同學群,網路作家協會群等等四十多個群。
楊庚認識的商會會長都是自己初中高中的同屆同學,也是相當有擔當的一些企業家。
當楊庚把中元鎮缺乏物資的資訊發到群裡的時候,各個商會的會長就開始著手對接各個鎮的防疫物資了。
做企業的人,對於公益這一塊,也是非常重視的。
他們對於物資這一塊,可以說是最懂得哪裡有什麼樣的資源了,他們的行動可以講是迅速的,而且效率非常高效的。
最初,楊庚在群裡建議口罩採取認捐的形式,能力有大小,200個口罩起步,上不封頂。
透過群主發通知,一時,群裡的同學紛紛認捐,很快,一萬個,兩萬個,五萬個,十萬個口罩很快就湊齊了。防護服和84消毒液也是講噸數捐獻的。
有些辦企業的兄弟,有的買不到貨物,就直接三萬,五萬,十萬的捐款,有的直接對接家鄉的鎮政府和村。
······
再快的物質,運到蹦頭院長的醫院至少得一週左右,而且基本上是透過公路運輸,路途遙遠。
所以,蹦頭院長內心也是焦急的,他鼓動醫院的護士們先自制簡易的護面罩。
就是用那個膠紙裁剪的,因為有這個人工做的護面罩總比沒有好。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而且他把這幾個護士製作簡易護面罩的照片發給楊庚。
楊庚看過之後,真的想笑,但是又笑不出來。
覺得情況比自己預想的還糟糕數倍,所以,楊庚在第一時間就求助在外打拼的同學,也算對自己的家鄉有些貢獻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庚都知道,那個病毒傳播非常厲害,可以透過飛沫傳播,空氣傳播,氣溶膠傳播,覺得自制的防疫面罩完全不靠譜,但是這是非常時期,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楊庚就和自己所在的微信群的會長溝通,緊急地把自己老友蹦頭院長拉入自己所在的微信群,因為醫生很多專業的東西需要他自己說更好,會長們都表示大力支援,所以各種捐贈也很快達成。
蹦頭院長給楊庚發來微信:“老夥計,你娃兒啊,真是看不出,能量蠻大的啊!”
楊庚只是謙虛的發了個笑臉和兩個字“嘿嘿!”
蹦頭院長又發來資訊:“我還是擔心自己頂不住!”
楊庚發回一條資訊:“彆著急,後面有強大的兄弟們,咱們同學,北京的有,上海的有,浙江,江蘇,廣州這幾個發達的地方都有人!”
蹦頭院長:“我是在第一線的,我是要往前衝的,如果我掛了,娃兒託付給你啊!”
楊庚回道:“瞎侃,你沒有那麼容易掛掉的,你要相信你自己啊。”
蹦頭院長:“老夥計,不是跟你開玩笑啊,這個感染上了,就大麻煩了,病毒要進入肺裡的啊,你們不是醫生,不知道呼吸科病房裡,那些吸氧的病人,急促的呼吸樣兒。”
楊庚回道:“你是專業的醫生都害怕,我們普通人比你更害怕啊,你要挺住啊,兄弟!”
蹦頭院長道:“我也只是跟你說說而已啊,怕死倒是不怕死,只是擔心自己的兩個娃娃。”
“物資很快就到了,你當院長的別一天瞎想!”楊庚又發了一條資訊過去。
“我心裡還是沒底,江蘇那批物資大概幾天到位呢?”蹦頭院長問。
喜歡守望2020年的春天請大家收藏:()守望2020年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