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讓霍秀秀的心情終於好了很多,眼眸重新堆起笑意,靜靜牽著張霖的手。
“那就好。”
雖然這種話有些不負責任,但霍秀秀本就管不了許多,只要張霖沒事,一切都是正確的。
而可憐的蜃妖王,此時已經回到自己住所,愁眉苦臉的研究劫難破解之法。
雖然張霖沒有和他明說這種話,但蜃妖王自己心裡也清楚,靠人,終究不如靠自己。
超脫,是自己的希望,哪怕這次劫難是因為張霖,但他想要超脫,就必須要走這一步。
因此,蜃妖王並沒有全部指望張霖,如果關鍵時刻,張霖為了自保抽身,他也能理解。
所以,一回到炎月城的蜃妖王,就開啟了閉關狀態,全力尋找破解之法。
而張霖,陪著霍秀秀短暫溫存後,也進入了正事環節,他看著手中那枚金光璀璨的驪珠,目中開始思考如何處理國運。
張霖現在,還沒有真正立國。
除卻靈月郡,他現在佔領的地盤還不太,立國這種事,是很難的。
一旦立,想要天地有感,必須完善。
從國家制度,到民生小事,事無鉅細,包括地域的劃分,祭天神壇的設立,代表國運的國廟,種種種種,都要在立國大典上確立完整。
現在的妖盟,還沒有那個實力,也沒有那個精力,所以國運還不能分散。
甚至,這顆驪珠所含的國運,都不能依附在炎月城,因為這座城池,只是發展的根基,卻並不會作為最終的帝都。
這顆驪珠現在想起到作用,條件頗為苛刻。
對氣運之法最有研究的,是北元妖尊,張霖問過他的意見,得到的答案,是將這顆驪珠,先不作為整體國運庇佑妖盟,而是煉化為一件國運大器。
透過器物,鎮壓一方,在戰場上,只能夠庇佑軍陣就行了。
坦白的說,有點奢侈。
這樣對於國運的消耗,最為劇烈,不過思考良久,張霖還是決定採納這個方案。
最終,他決定煉化這顆驪珠為一方大鼎!
就如禹王鑄九鼎那般,定鼎山河!
想到做到,在回到炎月城的第三日,張霖就開始組織人手,試圖煉化一尊山河鼎,成為國運大器。
這件鼎,按照張霖的設想,並不僅是一件國運重寶,也將是一件攻伐重寶,可以對敵,甚至擁有莫大威力,足以睥睨世間任何一件神兵利器。
畢竟,張霖的帝都一行,可謂吸納了凰棲將近半數的國運,這些國運,如果換算成實際價值的話,根本難以估量。
如果大鼎不打造的好一點,對不起這些國運!
為此,張霖集思眾議,招納了所有精通煉器的大妖,和招募了一些人族修士後,得出的方案,就是攻打隔壁百蒼郡!
沒錯,眾多精通煉器的大妖,商議了許久,最終得出一個妖族不會煉器的事實。
這些大妖,在各自地盤,和妖族中,的確是一些煉器的好手。
但妖族煉器水平整體底下,傳承不完整,每個大妖拿出自己的知識東湊西湊,最終模擬的方案,一對比發現,比起凰棲百蒼群,著名的煉器大師雲滄子,他們的手藝還是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