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16年。
公元前230年。
韓國滅亡!
這一日,內史騰率領四萬大軍,駕馭飛舟,浩浩蕩蕩的抵達韓國陽翟,後摧枯拉朽的將韓國殲滅,不費一兵一卒!
那包圍陽翟城的飛舟上,一位位兵將從天而降,一位位存在血氣沖天,好似天兵臨凡。
兩萬步兵入城,把守關隘。
韓國,徹底淪陷!
韓王獻上銅印,韓王安被俘虜,那些存活下來的大臣被押往秦國。
同樣的,韓王宮也在這一戰下損壞,坍塌成廢墟。
又在扶蘇的命令下,將韓國改為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
扶蘇在名人將韓文翻譯,抄錄成秦文之後,就下令,焚燬所有韓文,焚燬所有韓文書籍。
永遠記住一句話,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
史是歷史,文是文化,也是文字。
這是為了防止那些韓國的餘孽死灰復燃,將他們心中的信仰打崩,將他們的傳承滅絕,將他們的文化斷送!
這才能讓他們徹底成為與大秦融為一體!
不出百年,韓地……不,潁川郡,皆是秦人!
說來也是神奇,潁川這個地方,尚文,各家都學,甚至,還有不少的人,往潁川這個地方跑,就是為了過來求學的!
潁川這地方出的名人還不少……
古時,有少典、許由、大禹、夏啟、太康、仲康、少康,甚至,就連呂不韋也是從這裡走出來的。
嗯,甚至,將來幫劉邦打下天下的開國功臣謀士張良,也是這地方走出來的……
在未來,潁川還會出晁錯、荀彧、郭嘉、徐庶、司馬徽、吳道子等存在……
可以說,潁川是個寶地,專門出人才,專門出那種謀士方面,文道方面的文才……
“張良……”
此時,扶蘇站在新建的潁川郡前,望著遠處,眼中,金光微微閃爍。
張良是哪一年出生的不知道,但是,大機率,與劉邦同齡。
現在的劉邦,約莫也有個二十五六歲的樣子,張良恐怕也大差不差……
此時,扶蘇腦海中,閃過關於張良的一些資訊……
張良,字子房,戰國末年韓國人,他長相俊美,如同女人一樣漂亮,出身於貴族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