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這個時候了,大家心裡明白一些也好。我十五歲跟你父親認識,那時我媽媽在上海的紅館夜總會唱歌,我有時候也登臺,就因為我的出身,陪上了我一生的幸福。我十七歲跟你父親在一起,他對我一直很好。我跟你爸在一起十五年,你奶奶不讓我進門,後來運動來了,我跟我媽媽因為早年的經歷,境況非常不好,邵老太太以更是以死相逼你爸爸,讓他娶你媽媽。那天晚上下著大雨,你們邵家正在準備婚禮,可新娘不是我。我懷著我的女兒,孩子馬上要臨盆,我最後一次去你們家,去求你奶奶,你奶奶雨夜裡把我趕出來。罵我懷的不知道是誰的野種,賴到他兒子頭上。還有你媽媽站在走廊上,看著我。我永遠忘不了她看我的眼神,永遠也忘不了。”她說的很慢,一邊說一邊穩定情緒。聲怕自己太過於失態,還在在意著邵家的一家人。
“我聽奶奶說,你跳河,不在了。”邵銘允眼看著屋頂上的木樑,冷靜地說。
“我那時一個姑娘家懷著孩子,趕上那個時代,根本沒地方去,我只求你家老太太收留我,在你家做牛做馬也行,可是,你家老太太嫌棄我母親名聲不好。她再一次把我趕出來。我懷著快出生的孩子就跳了運河。是陶松生,在新加坡做橡膠生意的,那天正好在運河的船上,他讓人把我救上來。巧的是,他竟然知道我媽媽,知道我也是唱歌的,他把我送到醫院,我生下孩子。他問我為什麼孩跳河,我說我無處可去。他問我願不願意跟他走。我當時就答應了,本來相把孩子送到你們邵家,放在你家門口好幾回,又忍不住抱回去。這一切,我不說,你們邵家人永遠也不會知道。之後我就帶著你爸給我的一分訂婚禮去了新加坡。一走十幾年。”
她一邊說一邊冷笑。我聽得悲從中來,我想去找大師父,給邵銘允看病。那是我的一切。
但是邵銘允示意我不要離開。我離開會是什麼結果呢,她會上來手刃虛弱的邵銘允嗎,我心急如焚。
“我奶奶她九十多歲了,現在在家中吃齋唸佛。她一直在說要贖罪。”
“如果邵家老太太死了,我或許會放過你,但她在,我必須讓她嚐嚐什麼是生不如死的滋味。”
“其實,你也沒必要,她已受到了懲罰。我爸爸在我出生那年就去世了。在我們的印象中,您也早去世了,跳河而死。今天見到您,我們邵家人可以心安一點了,尤其是我奶奶。”邵銘允淡定地說到。奇怪為什麼這麼淡定。
“邵庸,他,是怎麼死的?”靜竺突然問到。
“我媽媽說是生病死的。我奶奶這麼多年也一直心不安,一直是吃素敬佛。他說這是報應。”
“我一輩子也不會原諒她!是她毀了我的一生!”靜竺恨恨地說到。
邵銘允嘆一口氣,緩緩說道:
“我們邵家欠你的,我代他們向您道歉。”
“不用跟她道謙!”門口傳來一聲低吼。邵銘允的媽媽梅淑仕還有普慈大師,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門口。後面有邵震允帶著幾個人陪著。
“媽,你怎麼來了?”邵銘允回身吃驚地看著他媽媽。
“一念放下,十方坐斷。阿彌陀佛!修行這麼多年,心內的恨一直不減!”普慈大師幽幽地勸著。
邵銘允示意我把被子蓋在他身上,這樣身上的血跡就看不到了。
“你在山上住這些天了,媽不放心啊,不想,真是巧啊,我還見到了死而復生的一位故人。”邵媽口中眼裡也全是恨。
邵媽一邊往前走一邊看著靜竺,然後一字一頓地說:
“何竺笙,邵庸不欠你的,我梅淑仕也不欠你的!你也不想想邵老太太是什麼出身的人,你們母女在上海又是什麼名聲,你自己知道你的父親是誰嗎?她能允許兒子娶這樣出身的女人?!還有邵庸是怎麼死的,除了我還有家裡原來的傭工老陳,誰也不知道,老太太也不知道。我今天說了吧,邵庸他是為了你,當時你跳河的事,一直瞞著他,那時邵家已經窘迫不堪,我跟老太太我們倆湊錢僱人,在河裡在岸上找了你二十多天。沒敢告訴邵庸。他知道後,發瘋似的沿河找你,他騎著馬出去,那天下著大雨,從馬上摔下山谷,一天後才被人發現,抬回來第二天就死了!”
大家都聽呆了,邵銘允估計也從來不知道他爸是這麼死的。
邵媽說的激動,臉色煞白:“這麼多年過去了,何竺笙!你現在還活著,邵庸卻為你死了!你認為老太太毀了你的一生,你可以恨她,我的一生是被誰毀的!我恨誰!”邵媽再也不能平靜,突然眼淚滂沱。
靜竺突然支撐不住,倒在地上。
“今日相見,該了的終於要了了。”普慈師父手捻佛珠。
“大師父,銘允他…。”我過去求普慈大師。
“阿彌陀佛!”大師父竟然原地沒動,只念了聲佛號。
“我欠了邵庸的,我對不住他!”靜竺突然一聲大吼,頭撞向邵銘允的木床稜子,邵銘允一個快速探身,搬住她衝過來的胳膊。大家都慌作一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邵庸!我來啦!我去陪你,我不能讓你一個人那麼孤單!”靜竺聲嘶力竭:“放開我!”
“你們前半生過得那麼苦,為什麼在後半生還要折磨自己,你有女兒,為什麼不想想她的感受。”邵銘允勸到。
“銘允,你怎麼了,你身上怎麼全是血?!”邵媽驚異地看著兒子。
邵銘允看著邵媽,一時語塞。
“梅施主,不必在意,他沒事,這是邵施主想出的主意,我們只不過是幫靜竺造了這一場幻境,讓她謎局知返。”普慈大師慢慢說道。
“師父!”靜竺已明白什麼意思,她無力地說道:“您為何再次出手相救,了了這件事,我也就走了。”
“你了了這件事,也一樣走不了。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你走到哪裡去?你枉跟了我十三年。”普慈大師聲音平靜,但是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