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張玉家的房子完工時,他們曾經打過一次電話,可張凱那時正在忙,隨便應付兩句後便說:“以後有錢去城裡買一套,在鄉下建來有什麼用啊?”
張玉夫婦辛辛苦苦賺錢,好不容易才在村裡揚眉吐氣,在老房子旁邊建了一座像樣的樓房,沒想到親弟弟這麼說,還帶著一股無所謂的味道,真是氣不打機出來。
“說來容易做來難,隨隨便便買一套都要幾十萬,你以為我不想進城啊?”張玉帶著一絲淡然,沒好氣的說。
“建了就建了吧!哪天搬家告訴我一聲,給你寄幾千塊錢隨禮!”張凱不是傻瓜,聽出了姐姐的口氣,正好客戶在和他談事,隨口說了一句。
這“幾千塊”三字,正好戳中張玉痛楚,想到為了那點錢,姐弟之間冷淡成這樣,自己在家也沒少受杜仲君的氣,正想解釋點什麼,張凱卻掛掉電話了。
過幾天碰上張巧,姐妹倆說起來,她不鹹不淡地說:“我看這人八成有問題,打電話說了一半就掛掉,比以前口氣大得多了!”
結合當地傳言,張玉試探道:“會不會他真的發財了,看不起我們這些窮親戚呀?”
“姐!現在外面的騙子太多,有些專門找親人和朋友騙,這種事你也相信,我看早晚會落入圈套裡!”張巧撇撇嘴說。
“對!對!你姐夫家的一個表弟,他兒子上大學時,被人騙去北方,沒多久打電話啊說要開什麼公司……一家人弄的雞飛狗跳,到現在身敗名裂不說,那孩子連家都不敢回了!”
親戚家的事耳熟能詳,結合前幾天表弟過來親口說的,他們夫妻倆還安慰了好一陣子,張玉一口氣說完,自然不費吹灰之力。
她說這家人張巧也知道,離這裡就幾公裡路,而且是姐夫的表弟,加上大家傳來傳去,就像張凱的發財史一樣,已經傳得變味了。
畢竟是親姐弟,對弟弟還是有些瞭解的,心裡認定張凱做傳銷,並不是因為有些像,馬上便把他歸入那類人。
真正從心裡確認,那是小嬌進入之後,迫不得已向家裡攤牌,張玉來找她借錢,張巧打電話向她詢問,才懷疑張凱的。
姐弟倆馬上打電話諮詢張凱,可無巧不巧之際,張凱正在和李欣李悅那個,筋疲力盡之後只隨口說:“愛怎麼想怎麼想,反正我又沒打算拉你們下水……!”
“總算還有點良心,我要信你的才怪!”張巧氣呼呼的回答一句,掛掉電話繼續和姐姐聊天。
剛才張巧手機開著擴音,說話內容和口氣張玉都聽得一清二楚,認定弟弟肯定是幹那個無疑,哀嘆道:“我們家真是造了哪輩子孽,兩個去幹那種騙人勾當了喲?”
“他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認定的事誰也勸不了,不撞南牆不回頭,只有等他自己慢慢認清形勢嘍!”張巧安慰道。
“聽小嬌說,那裡面倒也自由,而且可以無拘無束的談戀愛,玉兒和鄭大華夫婦都在那邊,多半是生米煮成熟飯……!”張玉無奈的笑笑說。
“玉兒被拐賣三年,可能也不是什麼好貨了,不過這丫頭心地善良,嘴巴也比較甜,配張凱倒是綽綽有餘!”張巧笑道。
“我們的弟弟並不差,要不然那個許霞天天來纏著……哎呦!那是你沒看見,她比以前漂亮多了!”
張玉想到許霞,贊許的言語自然不少,口氣之間流露出:要是張凱當初選許霞,沒有熊二鳳插上來,這個家也不會這樣啊!
無論有多麼親,明哲保身還是最重要的,既然認定弟弟在幹這事,本來沒多少聯系的親情,後來更加淡了,張凱忙著生意和女人,早把兩位撿撿丟到九霄雲外,哪裡還有心思主動聯系?
小嬌親身體會,自然會告訴哥哥嫂嫂,他們出去打工的時間比較久,根本沒法救就有多少來往,所以更沒辦法搭上關繫了。
劉翠更不用說,在家裡時還常碰到張凱,出去打工後,一心一意在工廠工作,掙錢寄回來為父母分憂,基本上和舅舅斷了。
女兒是孃的心頭肉,無論小嬌說的裡面有多自由,張巧始終怕她上當,電話裡經常交代道:“千萬不要和你舅舅來往,他和小嬌一樣是在幹傳銷哦!”
謊言多傳幾遍都會變成事實,劉翠的心靈像白紙一樣純潔,母親的話如同聖旨,朋友圈裡當然不會有張凱的名字了。
就因為這樣,不管老鄉和村裡人全都有多厲害,他們始終認定:在金錢和利益面前,親情顯得微不足道,親弟弟又怎樣?反正……你發財也好吃苦也罷,我不上你的當就是了!
傳統的複制加複制,這兩位保守的女人,生出了兩位美麗而又聽話的女兒,加上許許多多外界關系,對舅舅誤解越來越深,一直到後來親眼所見才真正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