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稱確實迷惑了不少人,或迷住剛進城的農民,或欺騙初涉商場經商之人,或是欺負那些僅憑名稱判斷公司虛實的人。
以我在網上見到的一個案子為例,該公司 註冊名稱叫“阿泰貿易有限公司”,但網站名稱以“xxx蘇繡製造社出現”。
網站內容全部圍繞繡品展開,大幅標題打造“刺繡工藝第一品牌”,而該公司註冊的營業執照上包羅永珍,幾乎什麼都可以做,惟獨不見繡品、刺繡。
如出現這樣的情況,就算他是正兒八經做生意,掛羊頭賣狗肉,沒有什麼誠信可言,還是挺值得懷疑的。
以某國有企業做依靠,有不少國營、集體單位為了賺錢,聘用外企人,或社會“能人”組織,承包本廠的經營業務。
他們還把本單位的公司章、銀行賬戶轉給這些人使用,結果造成一些奸商和經濟騙子打著國營、集體單位的合法旗號,名正言順地大肆欺騙他人。
你可能被對方的“合法性”所蒙騙……當然也並非都是非法的,畢竟背後有企業撐腰,打著法律擦邊球掙錢哩!
有些皮包公司,既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又有營業執照,人民銀行賬號,有合法外衣掩蓋的更具欺騙性。
識別皮包公司,需要你平時有敏銳反應、嚴謹的經營作風,有幾種實用的識別技巧,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我非常有心的哦!
該公司有無資金、場地、固定從業人員和原料都需要全面考慮,當然也不應該抱“懷疑一切”的態度,做事總是疑神疑鬼,恐怕就寸步難行嘍!
但平時學會用巧妙的辦法,來判斷事物真假,對經商還是有著重大意義。
辨別某公司有無資金,一般先是看其營業執照,上標明其註冊數額……有時一些不法奸商,也透過賄賂或拉攏工商人員,而獲得經營許可證,其資料並不真實。
如本市出現“三山鑽石工藝公司”,僅憑兩張仿造的證件,便過關斬將,獲得了工商部門的批準,取到了營業執照,標明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註冊資金兩百萬元,其實一切都是假的。
判斷該公司有無場地,一般要堅持“眼見為實”的原則,親自到其經營場華看個虛實,最忌那些以某賓館、豪華大飯店為業務辦事點的公司。
這些公司多屬皮包,是租用酒店兩間房來辦公的,稍不注意就會陷進去,弄得人仰馬翻傾家蕩産。
有些人說被“某某公司的大經理”,在某豪華飯店談過生意……這一假相所迷惑,結果受騙上當,最終欲哭無淚。
斷定有無固定從業人員,可到該經營所在看一看便知,如果仍有疑點,也可到當地工商部門去問一下這個公司的情況。
“判斷他有無原料,需“眼見為實”,轉手買賣、買空賣空的情況經常有,要仔細判斷對方是否幹這類生意,可不是一天一夜學會的哦!”
不得不承認,才子始終是才子,劉桂子唾沫橫飛地,帶著賣弄成分,終於把生意經講完時,桌上已經杯盤狼藉,兩人二麻二麻的了。
王安不是第一天認識他,雖然不太喜歡聽他侃,但吃人手軟,畢竟這桌子菜劉桂子已經付過錢了,比陽春面好吃得多啊!
從另一角度看,他也不得不佩服所謂的才子,心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家夥真有兩把刷子,說不定以後是第二個張凱哦!
“照你這麼說,老家傳言張凱開公司,還娶了個大小姐做老婆,根本就是在騙財騙色,虧得鄭大華兩口子,不但把女兒貼進去,還死心塌地的幫他哩!”王安笑道。
“聽你說的模樣,十有八九是這麼回事,年前還是土農民工一個,年後搖身一變當老闆了,而且在老家傳得那麼神,哪有那麼多天上掉餡餅的事啊?”劉桂子撇撇嘴說。
“反正那地方離這裡不遠,我們兩個都要找工作,明天早上一起去看看咋樣?”王安口氣裡,活多活少帶著一點看好戲的味道。
“去就去嘛!反正又不是什麼老鼠會,就算真是那個玩意兒我也不害怕,讀書的時候還親自進過傳銷團隊呢!”劉桂子無所謂的說。
一聽說“傳銷”二字,王安馬上緊張起來了,心道:現在這東西好猖狂,我們老家都好幾個人陷進去,張凱該不會在幹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