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像衛樸所說的那樣發展,山長派人送來引薦書,順便還催促衛樸早日前往京都。
還不曾看過府城的風景,他們就要再次離開,而且還是歸期不定。
杜河還有梅信這次沒有跟衛樸一起走,他們找了個口碑很好的鏢局,請人護送衛樸和辛蕪上路。
比起不認識的外人來說,辛蕪還是更相信杜河等人,然而不論是杜河還是梅信都不願去太遠的地方。
杜河說他年紀也大了,只想留在家裡好好陪陪他的家人。要不是看在衛樸的面子上,他連府城都是不想來的。若是衛樸真的放心不下,他可以讓他兒子跟著一起去。
梅信也是類似的話。
他說他少年時期在外面闖蕩江湖,累了以後才重回縣城,實在是沒有再外出的想法。
不能強求。
所以最後前往京都的時候,也只有衛樸和辛蕪。
這是辛蕪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三次出遠門。
第一次歷時三五天,身邊又有人時刻照應著,倒是沒有感覺路途的疲憊。
第二次就是從縣城到府城的那大半個月。待在車廂裡一路上幾乎沒有下車,馬車裡鋪著的被褥太薄,走的即便是官道也一樣讓人顛簸到頭痛。最後到了地方小姑娘也是過了好幾日才緩過神來。
現在則是她第三次出遠門,目標王朝的國都,目測需要小半年的時間,如果一路順風的話。
撩起簾子,辛蕪透過車廂的窗戶往外看著,馬車在向前走,路邊的景色不斷後退著,不一會兒她就看的有些頭暈。
馬車的速度不快,她頭暈也不是因為景色晃人眼,而是官道顛簸,她伏在窗欞上單手撐著下巴,顛的腦袋疼。
“阿蕪,把簾子放下來,路上塵土多,待會兒一陣風過來,又要吹你一臉了。”
衛樸騎馬行至車廂邊,看見小姑娘又伏在窗邊,忍不住提醒到。
他還沒有忘記昨天小姑娘也是這樣掀開窗簾被風沙糊了一臉的模樣,要不是他們晚間歇下的地方有水源,小姑娘可能就要頂著髒兮兮的頭髮等到什麼時候找到水了。以小姑娘愛乾淨的性子一定會很生氣的。
辛蕪也想到昨天的事,默默的把簾子放下來,天乾物燥的季節,風一吹就能颳起大片沙土,打在臉上還是很痛的。
只是一想想接下來還要走上小半年,辛蕪就覺得很絕望。
在這種水泥沒有普及的時候,即便是官道也同樣是很難走的,更不要提鄉間的小路了。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他們去的地方是京都,只要順著官道走,總能走到地方的。
路不好走沒關係,一路安然無恙就很不錯了。
接下來的趕路時光之中,辛蕪顯得沉默了許多。每天都是面無表情,眼睛無神的看著車廂裡的一角,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發呆,呆呆傻傻的有幾分像是失去靈智的傀儡娃娃一樣。
還好衛樸上車找她說話的時候,她提前感應到後就恢復原來模樣,倒也沒讓人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思緒全部放空,過去的記憶在腦海中不斷流轉,才會讓辛蕪看上去有些呆傻。
她還記得自己從前看過不少穿越小說中,主角總能做得一手好菜,當然這不是主要的,辛蕪也看過那種基層建設類的小說,走劇情線的小說總會說到一些現代社會中習以為常的東西是如何製作的,最常有的就是硝石製冰、釀造酒精以及辛蕪現在最想知道的水泥製造。
然而知道有這些東西,不代表辛蕪能記住具體是怎麼做的。
得虧她現在同常人不同,才能讓從前的記憶在腦海中重現,那清晰度比看電影還厲害。
從記憶翻出水泥的製作方法,連同如何燒製瓷器、打造鐵器還有改造農具的方法都被她一併翻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