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樸一行人回城的時間剛好,知縣大人剛剛發下官學開始招新的訊息。學中的老師都已經找齊,只差讀書的學生了。
辛蕪不懂他們官場上的東西,她只看過一些小說中寫過類似的東西,大概是官員的升遷都是需要考評,而考評的標準除了地方的稅收,人口的增長以外還有的就是教化之功。
他們所住的這座縣城的知縣已經在這裡當了兩年的知縣,聽人說他在水災中的救災安排做的很好,已經是可以直接升遷的。不過朝中恰好處在新舊交替的時候,所以他自請留在原來的官位,等再做出些成績才申請升遷的事。
下一次考評就在三年後,而知縣恰好可以藉此期間發展縣城裡的教化一道。
衛樸在知縣那裡掛過名,也就不用像其他人一樣,跑去官學報名。
在官學真正開學之前,周捕快又來他們家一次。
這次他是來帶衛樸去拜訪知縣大人的,雖然知縣不大可能見他這種小角色,但他們該有的禮儀還是要做好的。
如果不是知縣一句話,衛樸還不一定能去官學讀書。
即使真的能被選上,就那筆學費就很讓人為難了。
辛蕪沒有去問衛樸去拜訪知縣的時候說了些什麼,她其實是不大喜歡這種和人來往的事。
她更喜歡一個人呆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自娛自樂。
可惜古代沒有電腦手機,只能靠著周捕快找來的話本子解悶。
就這還得躲著衛樸,因為衛樸看到總會皺眉,他是不喜歡話本子裡慣常寫到的才子佳人的東西,覺得那都是騙人的,他總是擔心辛蕪會被話本子裡的東西帶壞了。
從那次拜訪之後,衛樸就真正在縣城裡安定下來了。
而官學是建在縣城外的小山丘上,從辛蕪家中出發,一個時辰一個來回是沒問題的。如果有交通工具的話那就更方便了。
衛樸他又不放心辛蕪一個人住在家裡,所以他也就沒有選擇在官學中弄個免費住宿的地方。
所以辛蕪通常都是頭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上的飯食,蒸上幾個饅頭或是包子留作衛樸第二天的早午飯,晚飯會等衛樸回家再吃,他們學裡放課比較早,能趕得上晚飯。
起初的時候衛樸出門還是全靠走,後來他在學裡認識了些人,同樣都是不住學裡的,所以後來他出門都是蹭別人的車的。
只是捎帶一下,也不算什麼。
如同往常一樣,辛蕪早上起來的時候,衛樸早就出門了。
雖然衛樸能有車蹭,但他出門的時間還是要比辛蕪起床的時間早。
洗漱之後,辛蕪到廚房掀開鍋蓋,裡面還熱著兩個包子。
是包子不是饅頭,這也是因為辛蕪擔心衛樸總是吃饅頭會吃傷了。
包子的餡兒通常取決於他們前一天晚上的剩菜,偶爾會是醃製好的鹹菜。
這就是沒有錢的苦惱了,每天連吃點好吃的都做不到。
辛蕪捏著包子往嘴裡塞,今天的包子是蘿蔔餡兒。
三兩口吃完一個包子,辛蕪看著鍋裡還剩下的四個包子,刷的一下蓋上了鍋蓋。
她以前不怎麼挑食的,可是自從上次她見菜市上的蘿蔔便宜買多了以後,那種一天三頓全是蘿蔔的日子讓她很喪!
苦著臉又挪開鍋蓋,又拿起一個慢慢啃著,不吃會餓。
啃完兩個包子,剩下的包子充當午飯,也省的她再麻煩開火,所以他們家的伙食都是兩頓包子一餐飯,這充分說明晚餐的重要性。
吃完包子,辛蕪慢吞吞的洗完手,又跑堂屋裡逗了會兒貓。
縣城裡已經安定下來,原本銷聲匿跡的貓貓狗狗也都陸續跑出來。
留白每天上午會在家裡待著陪辛蕪,午飯之後它就會自己出去玩,不到半夜三更是不會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