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嗯了一聲,繼續收拾東西。
沒有訊息就是沒有情況,那她就可以暫時放下那太監的事情了。
她現在離開三井村,其實時機有些不太好。
今年春上她帶回了海船的圖紙,讓人去海沿子造船。
這造了半年了,已經有了個大體框架。
如果不是太監來得太快,她其實是想去看過框架再去京城過冬的,現在顯然沒有那個時間。
第2460章
選人代陳春燕去巡查船塢就成了頂頂重要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陳春燕暫時還想不到讓誰去巡查。
船的龍骨、框架是很重要的,結構不對,後面再怎麼折騰都是白折騰,是以得找一個懂行的人去,而接受了陳春燕現代思想的人就那麼幾個,而數術過關、物理還過得去,能夠大致驗算的人就更少了。
鄭林偏偏分身乏術,去不了。
鄭林的工作也很重要。
他在主導製作火槍。
經過反覆實驗,他們改進了火槍圖紙,現在用的火槍叫燧火槍,不用人手動點火,只用扣動扳機,鐵蛋就能被打出去。
但這種火槍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槍管容易發熱,第一發子彈和第二發子彈間隔的時間太長,甚至比射箭瞄準的時間還長。
如果不冷卻這麼長時間,就容易炸膛。
陳春燕有一種感覺,他們和朝廷開戰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如果他們不能改進武器,從武器上碾壓朝廷,就只能用人命去堆,而他們並沒有那麼多人,勝算就不大了。
所以火槍尤為重要,陳春燕從哪裡調人,都不能抽調正在改進火槍的人手。
她收拾好了她的隨身物品,讓人拿來了花名冊。
花名冊每半年更新一次,上面完整記錄著三井村村民的各種情況。
她一頁一頁看過去,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作坊那邊的工匠,大多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讓他們改進,他們或許有方向,可把一個東西擺在那裡,讓他們估算這個東西合不合用,好不好用,他們是做不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讓他們記錄結果,也非常費勁。
他們基本上不會寫字,年齡比較大了,思維僵化,學習的進度也慢,讓他們用他們會的有限的幾個字,完整做記錄,他們肯定做不到。
陳春燕放開作坊那邊的花名冊,拿起了學堂的花名冊。
學堂那邊每三個月算一學期,一學期比一學期的學習任務重。
在趙夫人全面接手學堂的管理事宜後,就把陳春燕寓教於樂的模式打破了。
學堂平時根本不休息,在學期和學期之間,有五天假期。
用趙夫人的話來說,這些孩子有書讀都應該感恩了,哪裡還能挑剔學習的時間長,這簡直是不應該的事情。
趙夫人的邏輯格外強大,陳春燕根本無法反駁。
而且陳春燕也去學堂看過,那些孩子真的沒有逆反的情緒,大概對於他們來說,讀書真的是非常好的事情。
經過這麼高強度的訓練,陳春燕才覺得人的潛力果然是無限大的。
第一批學生竟然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把小學六年的內容全都學完了。
這一點之前陳春燕是不知道,她現在看著花名冊上標註的進度,整個人都斯巴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