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圖紙……她暫時沒法研究了。
特別是火槍的圖紙,她覺得問題很大。
圖紙上的火槍,她透過模擬驗算,覺得很容易炸膛。
要做火槍,首先還是要把鋼材的品質提升上去。
這就要說到鍊鋼了,這事兒,陳春燕還真不會。
她叮囑董明春給鐵匠開綠燈,要什麼給什麼,她就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拿出她滿意的東西來。
她雖然沒有明確說過什麼,但村子裡的人還是明顯感覺到資源向工匠傾斜了。
不少靈活一些的人立刻意識到,或許去學打鐵也是一種不錯的出路。
那一部分年紀大了,腦子不太靈活,就算跟著孩子學習也學不到什麼東西的成年人,就開始朝鐵匠作坊聚集。
學徒的待遇並不好,他們問過之後,就決定等農忙過了再來學。
家裡有苗不愁長,只要種下去了,別的事情就可以交給媳婦來做了。
而他們那一點點微薄的學徒補貼,就可以當作額外的收入,這樣看起來也還是不少。
他們最羨慕的還是正經鐵匠的收入,那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別的就不說了,單只是鐵匠如果揮錘不小心砸到了手,這是算工傷的,致殘了,三井村還負責安排其他活計。
這才是他們堅定要做鐵匠的原因。
這幾天時間,蔡大丫一直在做深入韃靼內部的準備。
她選擇了一批相貌平凡,讓人見之則忘的人。
這些人全部被二位武師父重點訓練了。
他們用的是訓練斥候的方法。
斥候是走在大軍前面的,負責打探訊息,給大軍指明方向。
每次開戰,斥候的損失率是最高的。